【內容提要】卡爾·施米特認為議會制的真正危機來源于大眾民主的發(fā)展,其實質是自由個人主義與民主同質性之間不可調和的矛盾。因此,要拯救議會制危機,就必須以同一性和同質性來解釋民主,并將代表原則追溯到天主教神學,從而在自由資產階級議會制和布爾什維克及無政府—工團主義專政之間,在魏瑪憲法框架內,以天主教的代表觀念重構代議制的思想基礎,以一元的總統(tǒng)制取代多元的議會制,表現(xiàn)為總統(tǒng)動用《魏瑪憲法》第48條的授權實行“委任獨裁”。但這一努力稍稍往前再走一步,就成了納粹黨“主權獨裁”的理論資源,吊詭的是,這恰恰是施米特曾經非常警惕的《魏瑪憲法》的敵人之一。
【關鍵詞】卡爾·施米特 代議制 民主 魏瑪憲法 天主教
一、議會制危機
在《當今議會制的思想史狀況》一書中,卡爾·施米特提出了一個令人費解的論斷:“按流行的觀點來看,議會制今天處在中間,受到布爾什維克主義和法西斯主義兩面夾擊。這是個簡單而又浮淺的概括。議會體系和議會制度的危機,其實來自現(xiàn)代大眾民主的環(huán)境。”更具體地說:“議會制危機是從現(xiàn)代大眾民主中產生的,歸根結底,是從充滿道德情懷的自由個人主義與本質上受政治理想支配的民主制的國家感情(Staatsgefühl)之間的矛盾產生出來的。……就深層而言,這是自由個人主義意識與民主同質性之間無可逃避的矛盾。”①也正因為如此,施米特反復強調,議會制的基礎不是民主,而是自由主義,因此,民主與自由主義之間的矛盾是理解議會制危機的關鍵。但是,同樣是按照流行的觀點來看,議會制常常被視為民主制的亞種,所謂的間接民主制或代議制②民主,J·S·密爾、埃德蒙·伯克、邦雅曼·貢斯當、弗朗索瓦·基佐乃至聯(lián)邦黨人,對此都有詳盡的論述。③現(xiàn)如今,議會制民主更被視為切實可行的民主實現(xiàn)方式,也是當今民主的普遍模式,顯然是將民主視為議會制的基礎,并且與自由主義相輔相成。那么施米特所謂的議會制危機來源于大眾民主的發(fā)展,是從何講起的呢?又該如何理解呢?
在傳統(tǒng)的政體分類中,并沒有議會制的一席之地。從亞里士多德到孟德斯鳩,傳統(tǒng)的政體分類一直未突破君主制、貴族制、民主制以及他們的各種變態(tài)和混合形式這個框架,而議會制是近代早期主要在英國逐步發(fā)展起來的一種新的政治形式,基佐對此制度的歷史起源曾做過非常詳盡的考察。④施米特認為:“議會制不是一種獨立的政治形式,它既非特殊的政體,亦非特殊的政府形式,而是將不同的政府形式和立法形式付諸運用并加以混合的系統(tǒng),其宗旨是要維持不穩(wěn)定的平衡。……這種制度使不同的政治形式保持著不穩(wěn)定的平衡,它同時運用了同一性要素和代表要素,運用了君主制、貴族制和民主制這幾種不同的結構要素,因而就以一種特殊的方式符合自由市民階層和國民法治國的政治趨向。”⑤簡單來說,議會制的思想基礎不是民主而是自由主義,議會制是自由主義對傳統(tǒng)政體形式的一種實用主義的選擇性利用,如果一定要說議會制更類似哪種傳統(tǒng)政體形式,施米特認為,議會制更類似一種貴族制或寡頭制,但是與民主制相去甚遠。
議會制的社會基礎是自由市民階層的教養(yǎng)和財產,它們共同構成現(xiàn)代議會制的支撐點。當然,教養(yǎng)和財產并不是議會制獨有的社會基礎,亞里士多德在討論政體分類時,已經詳盡論述教養(yǎng)(出身)和財產對政體類型的決定性意義。教養(yǎng)是一種個人素質,關乎人的理性,議會應該是由有教養(yǎng)的人組成的,從而是理性的匯集,議會的統(tǒng)治是理性的統(tǒng)治,代表著整個民族的教養(yǎng)和理性。因此對自由市民階層的議會制來說,人的教養(yǎng),特別是議會中議員的教養(yǎng)是議會制堅實的社會基礎,是理性辯論的前提條件。財產曾經與人的教養(yǎng)密切相關,一般認為有財產才能有教養(yǎng),中國古語所謂的“倉廩實而知禮節(jié)”(《管子·牧民》),但兩者之間并沒有必然的聯(lián)系,有財產不一定有教養(yǎng)。“財產不是一種可被代表的品質,但財產占有者的利益可以被代理。”⑥代表與代理的區(qū)別,下文會詳細討論。對于施米特來說,秘密投票和黨派政治的發(fā)展,使得議會成為各種利益的代理機構,議員不再是全體人民的理性或教養(yǎng)的代表,而是各種利益團體的代理人,議會不再是理性辯論的公開場所,而是各種利益討價還價的藏污納垢之地。財產取代了教養(yǎng),利益取代了理性,現(xiàn)代議會制的社會基礎發(fā)生了傾覆,而這一切都是自由資本主義發(fā)展的結果,民眾對利益的無止境追求以及由此帶來的種種沖動,破壞了議會制的思想基礎:辯論和公開性。
雖然施米特認為議會制利用了君主制、貴族制、民主制要素,是各種政體要素的折中與混合,但施米特并不認為議會制僅僅是一種權宜之計,議會制有自己獨立的思想基礎,即辯論和公開性,這是伯克、邊沁、基佐和密爾等議會制思想家一以貫之的思想主題。“辯論指意見交流,其目的是通過論證某事為真理或正確而說服對手,或被人說服而認為某事為正確或正當。”⑦而公開性為政治開辟了公共領域,使得各種權力和言辭置于公民的監(jiān)督之下,從而保證對真理的尋求,國家能置于理性統(tǒng)治之下。辯論和公開性使得議會在意見分歧而非利益分歧的基礎上,形成理性共識,從而發(fā)現(xiàn)真理和正義,或者可以說,辯論和公開性是自由主義獲取盧梭所謂的“公意”的方式。對于施米特而言,如果議會能夠始終貫徹辯論和公開性原則,那么議會就具有代表原則的品性,因為它能夠在多元的基礎上形成理性的統(tǒng)治,不幸的是,議會已經成為黨派利益的工具,成為利益妥協(xié)和秘密政治的場所,議會制的思想基礎蕩然無存,至少在魏瑪時期的德國是如此。
但這與大眾民主的發(fā)展有何關聯(lián)呢?在施米特看來,大眾民主的發(fā)展催生了各種各樣的政黨,他們作為社會和經濟利益的權勢集團,為了在議會中占據(jù)多數(shù),進而掌控國家權力,不遺余力地以各種方式去動員和煽動群眾,特別是極左的無產階級政黨和極右的納粹黨,它們是大眾民主發(fā)展的最極端的表現(xiàn)形式,它們并不認同《魏瑪憲法》的基本原則,但它們可以通過合法的競選進入國會,進而改變《魏瑪憲法》確立起來的共和體制。對于施米特而言,“敵友之分”中的敵人不僅指外部敵人,也包括內部那些試圖以合法方式篡奪權力進而破壞憲法的人。“議會民主制在相當程度上已經被‘大眾政治’——通過現(xiàn)代傳媒進行的宣傳、廣告式的競選語言、煽動性的傳單、滿足大眾‘最直接的需求和沖動’的種種廉價的保證和主張——架空和取代。……簡單地說,魏瑪共和國的自由主義憲法有可能為憲法的敵人打開通向國家權力的道路,這是施米特的核心論點。”⑧也就是說,魏瑪?shù)淖h會制不但不能形成理性的統(tǒng)治,反而為憲法的敵人提供了可乘之機。為應對此種危機,施米特以同一性和同質性來解釋民主,并將代表原則追溯到天主教神學,從而希望在自由資產階級議會制和布爾什維克及無政府—工團主義專政之間,在魏瑪憲法框架內,以天主教的代表觀念重構代議制的思想基礎,即以一元的總統(tǒng)制取代多元的議會制,表現(xiàn)為總統(tǒng)動用《魏瑪憲法》第48條的授權實行“委任獨裁”,但這一努力稍稍往前再走一步,就成了納粹黨“主權獨裁”的理論資源,而這恰恰是施米特曾經非常警惕的《魏瑪憲法》的敵人之一。
二、同一性與代表
國家是一國人民所構成的政治統(tǒng)一體的特定狀態(tài),政體是政治統(tǒng)一體的構成方式,即此特定狀態(tài)的政治形式。傳統(tǒng)上通常依據(jù)統(tǒng)治者人數(shù)的多寡以及出身、財富等因素,將政體劃分為君主制、貴族制、民主制以及它們的變態(tài)和混合形式,但在施米特看來,各種政體之間的差異,實際上是兩個相互對立的政治構成原則所決定的,一切政治統(tǒng)一體都從這兩個原則的實現(xiàn)中獲得其具體形式,這兩個政治構成原則即同一性與代表。
所謂同一性,是指人民“可以在其直接給定性中——憑藉強大的、有意識的同質性,并由于固定的自然疆域或其他任何原因——具備政治上的行動能力。在這種情況下,人民作為與其自身直接同一的實際在場的實體,構成了一個政治統(tǒng)一體”。⑨這個拗口且抽象的表述實際上包含兩層含義:首先,同一性意味著政治統(tǒng)一體的存在狀態(tài),必須事實上存在著一個政治統(tǒng)一體;其次,同一性意味著作為政治統(tǒng)一體的人民實際在場,作為統(tǒng)治者的人民與作為被統(tǒng)治者的人民是同一的。直接民主制是最接近同一性原則的政治形式。所謂代表,是指“人民的政治統(tǒng)一體本身從來不能在實際的同一性中直接在場,因而就始終要有人來代表它,這是一種人格化代表”。⑩這個表述同樣包含著兩層含義:首先,代表的前提是存在著一個政治統(tǒng)一體,但它不能實際在場;其次,代表意味著由某個或某些實際在場的人代表著政治統(tǒng)一體,也就是說統(tǒng)治者和被統(tǒng)治者是不同一。“代表意味著通過公開現(xiàn)身的存在使一種不可見的存在變得可見,讓人重新想起它。這個概念的辯證法在于,它預設了不可見的東西的缺席,但與此同時又使它在場了。”11君主制是代表原則最典型的表現(xiàn)形式,“朕即國家”的意思是,唯有君主才能代表國家。
再回到政體分類問題上,從理論上講,民主制是按照同一性原則構成的,君主制和貴族制是按照代表原則構成的,就對代表原則的運用上,君主制和貴族制是相同的,差別僅在代表的人數(shù)上。但施米特認為,在實際的政治生活中,沒有哪個國家能夠放棄同一性,而實行絕對的代表;也沒有哪個國家能夠放棄代表,而實行絕對的同一性。實際的政治總是同一性原則和代表原則的辯證統(tǒng)一,原因何在呢?這就要從同一性這個概念說起。前面講過,同一性不僅意味著政治統(tǒng)一體的存在,而且意味著政治統(tǒng)一體的實際在場,即統(tǒng)治者與被統(tǒng)治者的同一。而事實上根本無法實現(xiàn)統(tǒng)治者與被統(tǒng)治者的完全同一并且實際在場,因此同一性所預設的與其說是實際在場,毋寧說是組成政治統(tǒng)一體的人民的同質性。施米特通過盧梭的《社會契約論》來說明這個問題,在施米特看來:“盧梭的《社會契約論》所提出的國家學說中,包含著這兩種有著內在不一致的不同因素,外表是自由主義的,國家之正當性理據(jù)是一份自由契約。但接下來對‘公意’這個核心概念的描述和闡發(fā)卻表明,在盧梭看來,真正的國家只能存在于人民具有同質性、從而基本上存在著全體一致的地方。”12也就是說,國家的真正基礎并非契約,而是簽訂契約的人民的同質性,人民服從“公意”的原因在于:“人民的實質性平等達到了極高的程度,正是出于這種相同的實質,所有的人都有相同的意志。”13因此,同一性是靠同質性而非實際的在場來保證的,姑且不要說幾乎不可能所有人都同時在場,即便都能同時在場,也不能保證具有完全一致的意見。更為重要的是,對于施米特來說,數(shù)量上的總和也不構成政治統(tǒng)一體,“因為政治統(tǒng)一體超越了空間中的集會,超越了集會的那個時刻”。14政治統(tǒng)一體不是量的總和,而是質的同一(公意)。因此,同一性所預設的實質同質性,意味著兩種專政的可能:其一是排除不具有同質性的異己分子的專政,其二是以專政的手段來促成實際上或許并不存在的同質性。這也是施米特后面反復申說的民主與專政并不矛盾的原因,建立在同一性之上的民主,恰恰需要以專政的手段來提供人民的同質性??偠灾?,同一性所要求的,不是人民現(xiàn)實中的實際在場,而是人民具有絕對的同質性,至于是哪個方面的同質性,施米特訴諸民族,不過不是民族的血緣、歷史或語言等方面的同質性,這些固然重要,但更為根本的是政治意志上的同質性。15
與同一性和同質性相反,代表是個實在的概念,因為代表必然意味著實際的在場。如果代表的前提是存在著一個政治統(tǒng)一體,而政治統(tǒng)一體的同一性又是一個預設的同質性概念,那么實際上意味著政治統(tǒng)一體是通過代表而實際存在的,同質性內在于代表中。雖然從理論邏輯上說,先存在政治統(tǒng)一體,然后才存在代表,但從事實邏輯上看,當存在一個真正的代表時,說明政治共同體是統(tǒng)一的,當存在著兩個或多個不同的代表時,就意味著政治共同體的瓦解或不穩(wěn)定的統(tǒng)一。這就像立憲君主制經常存在究竟是君主代表人民還是議會代表人民的疑問一樣。如果同一性意味著人民的同質性,具有相同的政治意志,那么由一個人作為代表,還是由幾個人集體作為代表(幾個人組成一個代表,而不是幾個不同的代表),其結果都是一樣的,因為代表的意志和被代表的人民的意志是一致的,但后者不如前者,因為幾個人組成的集體容易發(fā)生內部分歧,進而影響代表性,這就是施米特認為貴族制是不穩(wěn)定的過渡形式的原因,而君主制才是最典型的代表原則的體現(xiàn)。因此,同一性實際上是通過代表來體現(xiàn)的,絕對的同一性意味著絕對的代表。施米特認為:“如果徹底實施同一性原則,就會導致一個危險,即:根本前提——即人民的實質上的同類性——有可能被虛構出來。”16而虛構的辦法,必然是將人民的實質上的同類性(同質性)統(tǒng)一到絕對的代表身上。17從這個意義上講,沒有代表就沒有同一性,不同政體之間的差別不是代表與同一性的對立,而是不同程度的代表之間的差別,是絕對的一人代表呢,還是少數(shù)人代表,抑或多數(shù)人來代表?是只存在一個代表呢,還是存在兩個甚至多個代表?因此,政體問題,最終是個代表問題,對政治問題的探討,同一性和同質性是個預設,就像人民主權是個預設一樣,核心問題是誰代表政治統(tǒng)一體,就此而言,代表原則可謂是政治構成的第一原則。
按照施米特的說法,議會制類似于貴族制,就其對同一性與代表原則的運用上講,議會制處于一種不穩(wěn)定的過渡狀態(tài)。議會制容易因內部的黨派紛爭,使得作為政治共同體統(tǒng)一代表的議會,分裂為相互對立的多個代表,進而破壞政治共同體的同質性和同一性,而這正是當時魏瑪政治的真實寫照。因此,對議會制危機的拯救,核心問題是代表問題,為此施米特提出了代議制的另外一條路徑,即總統(tǒng)制,與建立在自由主義之上的議會制不同,施米特為之辯護的總統(tǒng)制是建立在民主的同一性之上的,其思想源頭可以追溯到天主教神學的代表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