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人民論壇網·國家治理網> 人民智庫> 正文

中國公眾的財富觀調查報告(2017)(2)

公眾財富觀:人本理念、發(fā)展理念與生態(tài)理念

當前,經濟發(fā)展的新常態(tài)標志著我國進入了經濟增速放緩以及公眾財富增長的新階段。2017年全國“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上海代表團審議時強調適應和引領經濟發(fā)展新常態(tài),“根本要創(chuàng)新”“要大興識才愛才敬才用才之風”。其中蘊含的勞動、知識、技術等要素充分體現了馬克思財富觀的人本理念和發(fā)展理念。馬克思曾指出,“財富正是人對自然力統治的充分發(fā)展,是人的創(chuàng)造天賦的絕對發(fā)揮”。此外,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生態(tài)文明建設,將其納入“五位一體”總體布局中協調推進。正如馬克思贊同威廉•配第所說的“勞動是財富之父,土地是財富之母”,認為土地代表自然資源與環(huán)境,而資源環(huán)境是物質財富之源。為此,人民論壇問卷調查中心遵循整體性、有效性、動態(tài)性等基本原則,以財富觀的人本理念、發(fā)展理念和生態(tài)理念作為視角來全面了解當前公眾的財富觀。

作為價值觀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把財富觀定義為公眾自身對財富價值的理解認識,這種認識是通過對財富的人本理念、發(fā)展理念以及生態(tài)理念的感知評價來體現的。在一個理性的群體當中,理性的財富觀念可能具有這樣的特點,即愛慕財富,敬重他人,通過合作來努力創(chuàng)造和積累財富。而消極的財富觀念的特征則是以富為恥,以窮為榮,不愿也不能創(chuàng)造和積累財富。除此之外,可能還存在一些極端的例子,例如扭曲的價值觀,不僅不追求合作,甚至表現出“殺富濟貧”或“為富不仁”的心態(tài),或者不擇手段、不顧及他人和子孫的利益瘋狂攫取財富。

人民論壇問卷調查中心遵循整體性、有效性、動態(tài)性等基本原則,首先設立了有關財富觀描述的30個項目并進行施測,前期收回樣本量7348份,并在此基礎上進行探索性因素分析,通過主成分分析法確定提取人本理念、發(fā)展理念和生態(tài)理念三個公共因子。結合三個理念因子的分數分布區(qū)間(平均數±標準差),借鑒吸收來自不同專業(yè)背景的專家觀點和建議,制定出三個公共因子的標準分。具體不同的財富理念指數分布區(qū)間和特征如下:

人本理念:財富是人固有本質力量的對象化和外化,它由人的社會勞動創(chuàng)造并且服務于人自身自由而全面的發(fā)展,標準分為55分,得分越高說明個體認識到財富既有其物質形式又有其人性內涵,是形式和內容的有機統一。

發(fā)展理念:獲取金錢并不是財富創(chuàng)造的直接目的,精神、知識、健康等其它財富也是個人和社會財富的重要組成部分,標準分為50分,得分越高意味著個體更清晰的認識到非物質財富對促進自由發(fā)展的意義。

生態(tài)理念:認識到人與自然的關系是辯證統一的,資源(環(huán)境)的損耗是要納入到價值當中的,標準分為45分,得分越高說明認識到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重要性,得分越低越傾向把自然資本當作沒有價值的東西來對待。

通過項目測試對原問卷進行修訂,并廣泛推廣。在10074份樣本數據的基礎上進行統計分析。調查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公眾財富觀的人本理念平均值為55.51分(百分制),高于臨界值(55分),這說明公眾較認可財富是實現個體自我價值的手段;發(fā)展理念平均值為52.39分,高于臨界值(50分),這說明公眾更關注精神財富;生態(tài)理念平均值為44.26分,低于臨界值(45分),這說明公眾的生態(tài)消費意識有待進一步加強(見圖1)。

圖像 9

第一,人本理念得分最高,公眾對自我價值的認同感較強。財富觀的人本理念是指“財富創(chuàng)造和消費的主體是人,過程是人,目的也是人”。我們從財富生產、人以及社會發(fā)展之間的相互關系為視角,分別建立了人與財富、社會與財富兩個維度對公眾財富觀中的人本理念進行測量。數據分析結果顯示:一方面,在人與財富的關系中,近七成的受訪者認為財富是實現自我價值的一種手段,而人的價值衡量尺度在于創(chuàng)造了多少財富。66.2%的受訪者表示“財富不是獨立于人之外的存在,是人的價值的具體展現”,68.3%的受訪者認為“人的高貴不在于占有財富,而在于創(chuàng)造財富”。財富的生產創(chuàng)造過程也是人實現自身本質的過程,而人的勞動不僅僅為了創(chuàng)造財富,更是實現著自身的全面性。另一方面,在財富與社會的關系中,大多數的受訪者認為個人財富積累的多少與社會整體的有序發(fā)展密切相關。約67%的受訪者認為“貧富差距過大可能是最大的不公,會引起一系列的問題”并贊同“政府應在社會福利和保障領域發(fā)揮更加積極的作用”。64.2%的受訪者贊同“公眾不斷提高的獲得感是國家最大的財富”。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帶領全國各族人民積極推進扶貧開發(fā),展現了國家社會的人本財富觀。而本次調查公眾的較高認同度也體現出對人本財富觀的回應與贊同。

第二,發(fā)展理念得分次之,公眾更關注健康、時間與精神財富。財富觀的發(fā)展理念強調財富范圍的延展性,具體來說財富范圍不僅包括物質財富,同時也包括其他形式的財富。我們從金錢、金融、健康、時間、人際、能力、知識、精神等多個維度對公眾財富觀中的發(fā)展理念進行測量。數據分析結果顯示:首先,健康、時間等自然財富得分最高,接近3.90分。污染的大氣環(huán)境,緊張的人際關系,不良的生活方式都在透支著公眾的身體和心理健康,在調查中,有較多受訪者表示“寧要窮袋子,不做藥罐子”。其次,人際、知識、能力、文化等精神財富得分次之,均在3.85分上下。大多數受訪者表示金錢不是所有的財富,精神追求和生活態(tài)度也很重要。約67%的受訪者認同“良好的人際關系與資源也是一種財富”;“只要有能力,其實不用怕賺不到錢”以及“只有不斷學習知識才能讓我滿足”等充實情感的精神財富。最后,金錢、金融等物質財富得分偏低,均在3.80分以下(見圖2)。相比健康、時間、文化、能力等財富,本次調查發(fā)現公眾對于物質財富的認同度相對較低。

上一頁 1 234下一頁
責任編輯:國家治理1
標簽: 調查報告   中國   公眾   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