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wǎng)站首頁 | 網(wǎng)站地圖

大國新村
首頁 > 理論前沿 > 學術人生 > 正文

紅樓內外的馮其庸先生(2)

——送別馮其庸先生

一位知識淵博、興趣廣泛的學者

人人都知道馮其庸先生是蜚聲中外的紅學家,或許是因為他在紅學方面的成就太突出了,以致掩蓋了他在許多其他方面的造詣。殊不知,馮其庸先生更是一位知識淵博、興趣廣泛的學者,是一位才思敏捷的詩人,是一位堪稱一流的書畫家。他除多部紅學著作外,還出版有戲曲論文集《春草集》、古典文學論文集《逝川集》、散文序跋集《秋風集》,以及《蔣鹿譚年譜、水云樓詩詞輯校》《吳梅村年譜》《朱屺瞻年譜》,大型攝影集《瀚海劫塵》等等。今天像馮老這樣知識淵博、虛懷若谷、視野遠大、多才多藝的學者真是太少了。國學大師錢仲聯(lián)先生在《題馮其庸教授書畫攝影展》一詩云:“紅學專門眾所宗,畫書攝影更能工。何人一手超三絕,四海堂堂獨此公。”

馮其庸先生是一位真正的詩人,讀他的詩會使人深深感受到他具有深厚的國學功底和非凡的才華。他寫過許多舊體詩,尤其是紀行詩,寫得氣勢磅礡。例如1990年11月到武威北面的騰格里大沙漠中調查新發(fā)現(xiàn)的漢代古城時,他賦詩云:“大漠孤城雁字橫,紅河東去杳無聲。漢家烽火兩千載。我到沙場有余溫。”隨后當他在風雪中登上嘉峪關城樓時,又賦詩一首:“天下雄關大漠東,西行萬里盡沙龍。祁連山色連天白,居塞烽墩接地紅。滿目山河增感慨,一身風雪識窮通。登樓老去無限意,一笑揚鞭夕照中。”馮其庸先生的詩曾得到國畫大師劉海粟老人的高度贊賞。有一次。海老請馮其庸先生在他剛畫好的八尺大幅紅梅上題詩,只見馮其庸先生揮毫寫道:“百歲海翁不老身,紅樓一樹見精神。丹心鐵骨依然在,不信神州要陸沉。”海老見詩,極為滿意,說這幅畫要自己收藏,不能送人了。馮其庸先生的詩讀來真是令人痛快淋漓,心胸為之一暢。

詩、書、畫融匯一體

馮其庸先生不僅詩寫得好,而且能書善畫。他的草書行云流水,飛逸倜儻。有人說他的草書深受王羲之、王獻之的影響,但又不受拘束,別具一格。而他的青藤、潑墨花卉,更是兼有吳昌碩齊白石的風格。而他更愛畫葫蘆、葡萄,那真是一絕。劉海粟老人就曾稱贊馮其庸先生的畫“全是青藤筆意,此詩人之畫,學問人之畫,氣質不同,出手就不凡,故不與人同也。”馮其庸先生的書法、繪畫被稱為文人書畫的代表,尤其他的畫運古入新,自出新意,而且往往是詩、書、畫融匯一體,堪稱文人畫的上品。他的書畫已多次在國內外展出,并被許多博物館珍藏。

說到馮其庸先生的書畫成就,不能不提他與百歲老人劉海粟大師攜手繪丹青的一段佳話。1993年11月,馮其庸先生率團赴香港舉辦紅樓夢文化藝術展,11月4日傍晚,在劉海粟老人的家中,兩位分別是學術界和繪畫界的巨擘相聚在一起。在一番熱烈地交談之后,興致很高的海粟大師拿出一幅尚未完成的水墨畫,這是一幅牡丹,大師隨即用墨沾水,將牡丹畫得淡雅大方,高貴挺拔,接著又揮毫題詩一首:“清露闌干曉未收,洛陽名品擅風流。姚黃魏紫渾閑見,誰識劉家穿鼻牛。”馮其庸先生應大師之邀,亦在畫上題詩一首:“富貴風流絕世姿,沉香亭畔倚欄時。春宵一刻千金價,睡起未閑抹燕支。”大師對馮其庸先生的詩連聲稱贊。隨后馮其庸先生乘興畫了一幅墨松,只見他揮動特大的羊毫,轉眼間,一棵蒼勁渾道的松樹展現(xiàn)在人們眼前,他又用元好問“秋風不用吹華發(fā),滄海橫流要此身”為題句,并將此畫作為祝賀海粟大師百歲大壽之禮。海粟大師看了馮其庸先生的畫和題句非常激動,提出與馮其庸先生共同畫一幅墨葡萄。首先由馮其庸先生畫一株大葡萄藤,海老接筆在葡萄藤上加枝添果,整幅畫渾然一體,絲毫看不出是兩人的合作,真是巧奪天工。畫完后,海粟老人又在畫上題:“潑墨葡萄筆法奇,秋風棚架有生機”,并鄭重地蓋上了“劉海粟印”“曾經蒼海”“馮其庸印”“十上黃山絕頂人”四方印章。這樣一幅絕世珍品終于完成了。而紅學大師與國畫大師的合畫“墨葡萄”在香港一時傳為美談。

“中國的學問是無窮無盡的,有如大海,有如高山”

馮其庸先生治學的最大特點是刻苦和嚴謹。他強調做學問要肯下苦功夫,肯吃苦,要實事求是,他十分強調多讀書,同時又十分重視實際考察。他常常說中國的學問是無窮無盡的,有如大海,有如高山,個人的學識再淵博,也是滄海一粟,因此任何時候都沒有理由自滿。他是這樣的告誡年輕人,也是這樣地要求自己,他八十多歲的時候還是晚睡早起,常常是凌晨三四點鐘起床作文讀書。說到馮老的嚴謹和刻苦,人們自然想到他對玄奘取經回歸古道的確認,這無疑是對我國古代文化史研究的重大貢獻。而說到玄奘,人們就會想到一個詞——百折不撓,玄奘百折不撓的取經精神已經成為中華民族精神標志性的符號。馮老正是以玄奘百折不撓的精神,十次去新疆考察,八十三歲高齡時還穿越羅布泊,深入樓蘭遺址。馮老不懈的追求精神,嚴謹?shù)闹螌W態(tài)度,虛懷若谷的大師風范,同他的著述一樣,是留給我們的巨大精神財富。

他在八十多歲的時候曾說:“如果天假以年,我當然還想寫文章,還想作畫,甚至還想再上帕米爾去拍攝我想拍攝的鏡頭。西部的朋友也都在等著我。如果山川有神,大漠有靈,它們也會等待我、歡迎我,我們畢竟是幾十年的老朋友了。”先生心中時時縈繞著山川大漠,國學大師姚奠中先生曾為馮先生題寫聯(lián)句“胸懷宇宙,御風游遨”,我想這正是先生一生的行為,一生的追求,此時山川和大漠的神靈正在等待先生,此時先生正“胸懷宇宙,御風游遨”。先生一路走好!

(作者:張慶善,系中國紅樓夢學會會長)

上一頁 1 2下一頁
標簽: 馮其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