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wǎng)站首頁 | 網(wǎng)站地圖

大國新村
首頁 > 文史 > 正文

漢文帝如何以“文”安天下(2)

核心提示: 漢文帝作為曠代明君,其治國安邦上最大的特色是善于辨析利弊,審時度勢,把捏分寸,知所進退,恰到好處,收放自如,充滿睿智。這種政治上的卓絕睿智,使得他無論是確定施政的宗旨,還是選擇施政的重點,抑或運用施政的手段,都能夠做到舉重若輕,左右逢源,進退裕如,掌握主動。

漢文帝虛心納諫,聞過則改

漢文帝政治上的睿智,也體現(xiàn)為他胸襟寬闊,擁有博大的包容心,能夠虛心納諫,聽取臣下的合理意見與建議,聞過則改,集思廣益。

居于統(tǒng)治最頂端的皇帝,擁有生殺予奪的絕對權(quán)力,所謂“惟辟作威,惟辟作福”。在這種情況下,最容易發(fā)生的問題是文過飾非,獨斷專行,信讒拒諫,為所欲為,順我者昌,逆我者亡。漢文帝之所以為后人所肯定和頌揚,就在于在他的身上幾乎看不到通常帝皇所容易犯的這些毛病。恰恰相反,他的寬容、包涵、大度,在歷史上留下了不少的佳話,膾炙人口,彪炳史冊。

漢文帝即位后的第二年,他就下詔讓臣下進諫:“天下治亂,在予一人,唯二三執(zhí)政猶吾股肱也……令至,其悉思朕之過失,及知見之所不及,匄以啟告朕,及舉賢良方正能直言極諫者,以匡朕之不逮。”在他的鼓勵下,當時賈山、賈誼、晁錯、張釋之等人,紛紛上書條陳意見,有的甚至犯顏直諫,漢文帝大都能虛心采納。并明確表示,上書者話說得最激烈尖銳,也絕對不算是“狂悖”,“今則不然,言者不狂,而擇者不明,國之大患,固在于此”。漢文帝在政治上的確始終保持了極其清醒的頭腦,他明白,許多事壞就壞在做皇帝的以明主自居,自以為天縱英明,把臣下的正確意見視為狂言,聽不進勸告。有了這樣的氣度與襟懷,漢文帝才能夠做到開誠布公,從善如流。

如果說下詔征求意見還多少有一些虛應(yīng)故事、擺顯姿態(tài)的成份,那么在實際生活中,他的大度、豁達、包容,可是實實在在讓人仰慕不已了。到周亞夫統(tǒng)領(lǐng)的細柳營勞軍慰問,車駕居然讓門崗攔了下來,通報是天子駕到,也不奏效,被告知:“軍中只聞將軍之令,不聞天子之詔。”好不容易進了軍營,車駕又被“限速”,很掃面子。等到見了周亞夫,人家以甲胄在身為由,來一個不跪不拜,還美其名曰:“請以軍禮見。”話固然不錯,《司馬法》也倡導“軍容不入國,國容不入軍”,但真的頂真起來,肯定是讓人感到?jīng)]面子,不舒服。可漢文帝不但不以為忤,反而充分肯定和表揚了周亞夫的做法,稱道周亞夫為“真將軍”。這種胸襟,又有何人能及。漢文帝雖然有個性,但在大方向上,卻是始終保持理性的。約束自我,尊重法紀,毫無疑問是其擁有政治睿哲的又一個形象寫照。

《晉書·段灼傳》載曰:“昔漢文帝據(jù)已成之業(yè),六合同風,天下一家。”王夫之稱道:“漢興至文帝而天下大定。”由此可見,對漢文帝的煌煌功業(yè),后人是欽仰不已、推崇備至的。毫無疑問,在這輝煌畫圖的深處,閃耀的正是漢文帝那非凡的睿哲之光。而在今天,我們穿越歷史的時空,體會和借鑒漢文帝的政治大智慧,當然不無積極的意義。

(作者為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教授、博導)

【參考文獻】

①[宋]司馬光:《資治通鑒》,北京:中華書局,2012年。

②[漢]班固:《漢書》,北京:中華書局,2012年。

責編/潘麗莉     美編/宋揚

聲明:本文為人民論壇雜志社原創(chuàng)內(nèi)容,任何單位或個人轉(zhuǎn)載請回復本微信號獲得授權(quán),轉(zhuǎn)載時務(wù)必標明來源及作者,否則追究法律責任。

上一頁 1 2下一頁
[責任編輯:譚峰]
標簽: 漢文帝   明君   睿智  

相關(guān)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