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wǎng)站首頁 | 網(wǎng)站地圖

大國新村
首頁 > 原創(chuàng)精品 > 重大問題研究 > 國際觀察 > 正文

島爭擱置默契和安倍內(nèi)閣的政策變化(3)

四、結語

長期以來,中日兩國領導人堅持以擱置默契有效推動雙邊關系不斷進展的歷程,為我們提示了處理領土問題的智慧,也很好體現(xiàn)了擱置默契本身的實踐價值。由以上考論可知,擱置默契的實質(zhì)和最具價值的政治含義即在于其主張的兩國不應因具體的島爭而影響雙邊關系整體這一共識;故在這個意義上,可以認為否認擱置默契最大的問題性就在于承認可以局部的島爭問題綁架兩國關系健全發(fā)展的全局。

因此,安倍內(nèi)閣如尚愿為中日關系的發(fā)展做出有建設性作為,就應拋棄無視中日外交史事實的立場,認真吸取自民黨前輩領導人的經(jīng)驗和民主黨政權的教訓,迅速回到擱置默契論的原則精神上來,無疑這也是檢驗其是否真有推促中日關系發(fā)展誠意的試金石。否則,囿于黨利黨略而盲目玩弄外交對抗牌,不僅對日本及亞太地域的社會發(fā)展和安全保障無益,也與安倍等自民黨政要奉為治政圭臬的民族主義和現(xiàn)實主義的理念不相符。

[①] “美副總統(tǒng)敦促日中緩和緊張局勢”,http://china.kyodonews.jp/news/2013/07/56770.html;“美國前政府高官希望安倍政府改善對中韓關系”,http://china.kyodonews.jp/news/2013/07/56099.html。

[②] “日本前政要稱日中之間存在擱置尖閣問題的共識”,http:/china.kyotonews.jp/news/2013/06/53439.html。

[③] “日本外相否認日中曾就擱置尖閣問題達成共識”,http://china.kyotonews.jp/news/2013/06/53445.html。

[④] [日]石井明等編:《記錄和考證:日中國交正?;?,東京:巖波書店,2003年,第68頁。

[⑤] [日]大平正芳紀念財團編:《去華就實:采訪大平正芳》,東京:巖波書店,2000年,第224頁。

[⑥] 張香山:《中日關系管窺與見證》,北京:當代世界出版社,1998年,第33-34頁。

[⑦] “自民黨總務會的尖閣問題論爭”,(日)《朝日新聞》1979年6月2日。

[⑧] [日]霞山會:《日中關系基本資料集1972年-2008年》,東京:霞山會,2008年,第110頁。

[⑨] “外務省方針:回到聯(lián)合聲明的原則”,(日)《朝日新聞》1978年4月16日。

[⑩] “不要把尖閣問題作為紛爭的種子”,(日)《讀賣新聞》1979年5月31日。

[?] 翟新:“日本政府釣魚島事件對策的演變及其原因”,《社會科學》2012年第4期。

[?] 參見包霞琴:“中日釣魚島領土爭端的演變與現(xiàn)狀”,《日本研究》2011年第3期;管建強:“對釣魚島主權“擱置爭議”的國際法評述”,《學術界》2012年第4期;廉德瑰:“試析中日關于釣魚島問題‘擱置爭議’的共識”,《太平洋學報》2012年第12期。

[?] “首相表明在尖閣問題上不再重新言及”,(日)《朝日新聞》1979年6月2日。

[?] “不要把尖閣問題作為紛爭的種子”,(日)《讀賣新聞》1979年5月31日。

[?] “就日政府在我釣魚島修建機場事進行交涉,我外交部司長約見日本駐華使館臨時代辦”,《人民日報》1979年5月30日。

[?] “日中關系(1)尖閣的‘擱置共識’、中國的‘擺一邊’變質(zhì)”,(日)《產(chǎn)經(jīng)新聞》2013年6月30日。

[?] “外相:尖閣諸島問題‘沒有進一步采取措施的想法’”,(日)《朝日新聞》1992年3月29日。

[?] “主張我國的領土,言及尖閣問題”,(日)《朝日新聞》1996年10月1日。

[?] “外交部發(fā)言人答記者問”,《人民日報》1996年7月18日。

[?] “外交部發(fā)言人表示:中國強烈抗議日本右翼分子再登釣魚島”,《人民日報》1996年9月11日。

[21] “錢其琛會見日本外相重申釣魚島自古就是中國領土”,《人民日報》1996年9月26日。

[22] “日本國會議員非法登上釣魚島,中國對此表示強烈憤慨和抗議”,《人民日報》1997年5月7日。

[23] “日國會議員非法登上釣魚島,日政府官員就此發(fā)評論”,《人民日報》1997年5月7日。

[24] “日方的真心是‘凍結’尖閣問題”,(日)《朝日新聞》1996年10月30日。

[25] “就中國民間人士登上釣魚島一事外交部發(fā)言人答記者問”,《人民日報》2004年3月25日;“我外交部向日方提出嚴正交涉,對日方非法阻擋中國公民登釣魚島并強行將中方登島人員扣留表示強烈抗議”,《人民日報》2004年3月26日。

[26] “尖閣登陸者強制送回中國”,(日)《讀賣新聞》2004年3月24日。

[27] “強調(diào)以實務應對處理”,(日)《朝日新聞》2004年3月25日。

[28] “海上保安廳阻止政治團體出海”,(日)《每日新聞》2004年3月26日。

[29] “外務省顧慮中國不同意石垣市長登尖閣諸島”,http://www.ntv.co.jp/news/132771.html。

[30] “極其愚蠢的外交敗北”,http://www.jiji.com/jc/c?g=pol_30&k=2010092400666。

[31] “民主黨人士紛紛批評鳩山尖閣發(fā)言”,http://china.kyodonews.jp/news/2013/06/55036.html。

[32] “不要把尖閣問題作為紛爭的種子”,(日)《讀賣新聞》1979年5月31日。

[33] “日本執(zhí)政黨擬8月討論允許行使集體自衛(wèi)權問題”,http://china.kyodonews.jp/news/2013/08/57602.html。

[34] “5成容忍集體自衛(wèi)權”,(日)《朝日新聞》2013年7月23日;“首相:8月再議集體自衛(wèi)權、公明黨持慎重態(tài)度”,(日)《朝日新聞》2013年7月22日。

[35] [日]金子利喜男:《世界領土、境界紛爭和國際審批》,東京:明石書店,2001年,第104頁。

[36] “日本展開對華對話攻勢爭取國際輿論支持”,http://china.kyodonews.jp/news/2013/08/57802.html。

[37] “美前政要透露美國不批評小泉參拜靖國神社原因”,http://china.kyodonews.jp/news/2013/07/56102.html。

上一頁 1 23下一頁
[責任編輯:楊昀赟]
標簽: 安倍   內(nèi)閣   變化   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