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采錄到的作品中,以詩歌類為主,其他文體的吟誦相對較少。很多老先生舊學教育不系統(tǒng),只學過詩詞而沒學習過文賦,蒙學吟誦也較少。
⒋吟誦研究逐年減少
通過細心鉤沉,課題組發(fā)現(xiàn)現(xiàn)當代有不少關于吟誦的研究資料。
對吟誦的專門研究從上世紀20年代開始。趙元任、唐文治、錢基博、葉圣陶、朱自清、朱光潛、夏丏尊、楊蔭瀏、任半塘、俞平伯等著名現(xiàn)代學者都曾著書撰文研究吟誦、呼吁吟誦。1946年,魏建功先生組織了馮至、黎錦熙、朱自清、朱光潛等北京大學22位著名學者開會研討誦讀方法,會議記錄后以《吟誦與教育》為題發(fā)表。此外還有很多中小學老師在探討吟誦教學法。研究吟誦的文字資料已超過百萬字。
民國時期的吟誦影音,在文獻記錄上有多種,但現(xiàn)知存世的只有唐文治先生1948年的唱片錄音,共15張膠木唱片,目前傳世有三套。建國以后,文懷沙、葉嘉瑩、南懷瑾、屠岸等不少學者也在繼續(xù)吟誦采錄和吟誦研究,留下了一大批當代吟誦采錄和研究的資料。前輩學者華鐘彥先生、林從龍先生、陳炳錚先生以及中華詩詞學會等團體,都曾著力吟誦調(diào)研采錄,所得資料總和達300人以上。再加上其他一些私人手上的先師先輩吟誦的影音,課題組目前共搜集到476人的早期吟誦影音資料,時間在2000小時以上,其中有很多文化名人、社會名流,如胡適、趙元任、夏承燾、唐圭璋、趙樸初、臧克家、林庚、周谷誠、錢昌照、潘希逸、夏青等。
由于吟誦的老先生越來越少,近二十年來吟誦研究在走下坡路。文學界、語言學界、音樂界、教育界等對吟誦的研究越來越少,不能繼承已有的研究成果,偶爾新出現(xiàn)的研究常是低水平重復。2009年成立的中華吟誦學會,聚集了國內(nèi)幾乎全部的吟誦學者,人數(shù)不多,年齡較大,分散各地,且吟誦學會因缺乏經(jīng)費,開展吟誦研討的困難比較大。吟誦學會開展過的三次吟誦學術(shù)研討會規(guī)模都不大,時間也太短,遠不能滿足吟誦研究的要求。吟誦學術(shù)期刊則還沒有出現(xiàn),電子期刊、網(wǎng)絡交流對于老學者而言不太容易。
面臨的困境
吟誦的傳承和推廣意義很大,但是目前推廣面臨諸多困難。
⒈吟誦的社會認知度極低
要開展吟誦推廣工作需要很多部門、團體和個人的參與,但現(xiàn)在吟誦的社會認知度極低。
首先,吟誦與大部分國人的知識有沖突,多數(shù)人一直認為漢詩文自古就是朗誦的。課題組曾在很多場吟誦宣講活動前,調(diào)查聽眾對吟誦的了解程度,主要對象是中小學教師和其他市民。數(shù)據(jù)顯示了解漢詩文古代是吟誦的人沒有超過聽眾的5%,有時甚至無一人知道。
其次,“吟誦”的概念容易被混淆。課題組曾多次提交給地方相關部門或團體報告組織吟誦活動,但多數(shù)被當作“朗誦”處理。有地方無法成立吟誦學會,因為已經(jīng)有了朗誦學會。媒體常把“吟誦活動”和“朗誦活動”混為一談。
圖3 直接采錄吟誦傳人的私塾學習情況(人數(shù))
再次,吟誦不受各方重視。文化教育系統(tǒng)幾乎從來不提吟誦,中小學語文課本、中國文學史極少涉及漢詩文的聲音形式,更不用說闡述吟誦;學術(shù)界現(xiàn)在少有人研究吟誦,很多古代文化研究學者也不了解吟誦,從沒聽過吟誦。2010年全國政協(xié)提案中有20多位委員聯(lián)合簽名的關于搶救和推廣吟誦的提案反響甚微。
我們是在不到百年的時間里就把千年以來本民族詩文的聲音遺忘了。究其原因,各種歷史文化潮流當然都有作用,而吟誦本身的特點也是一個重要的原因。吟誦在古代屬于基本常識和基本技能,所以在文獻中直接記載的很少;再次,吟誦屬于口頭文化,在20世紀中國傳統(tǒng)文化普遍受到?jīng)_擊的環(huán)境下,口頭文化自然最容易消失。古人常常只說“讀”這個字,現(xiàn)代人就往往會忽略“讀”的形式包括“唱吟誦讀詠哦嘆念”等多種形式,如朱熹說讀書法:“學者讀書,須要斂身正坐,緩視微吟,虛心涵泳,切己體察。”這里“讀”的方式就是“吟”。
⒉吟誦教育方式尚不成熟,處于摸索階段
近三四年來,普通話吟誦的推廣受到了各地學校師生的熱烈歡迎。目前中華吟誦網(wǎng)免費公開吟誦學習資料和課程,全國已有上萬名教師學習了吟誦,很多學校開展了吟誦教學。目前在網(wǎng)上各種吟誦QQ群上的老師,主要是中小學教師,已超過6000人,實際開展吟誦教學的老師比這個數(shù)字還要多,涉及的學校至少超過1000所。吟誦教學的效果也初步顯現(xiàn),如學生的學習興趣大大提高,記憶效率和背誦量也大大提高,對品性修養(yǎng)也產(chǎn)生了一定影響等等。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一批優(yōu)秀教師包括特級教師,在各地傳授吟誦教學經(jīng)驗?!度嗣窠逃贰缎W語文》《小學語文教師》等刊物也多次刊登了吟誦教學的文章。
但是,吟誦教學還處在實驗探索階段,成熟的教學模式還不多,很多問題,比如講解到什么程度,字音的吟誦標準、如何處理不同學生的差異,如何看待吟誦表演問題,等等,都還沒有達成共識。吟誦教學的探討和實踐,對于教育改革,尤其是傳統(tǒng)文化教育顯然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但是,目前的探索基本上是民間的、自發(fā)的,基于教師個人的行為。地方教育局、學校組織的吟誦學習和吟誦教學還屬少數(shù)。
⒊吟誦推廣缺乏相關政策支持
目前教育部還沒有相關文件提到吟誦,使得很多不了解吟誦的地區(qū)仍然很難開展吟誦活動。教師自發(fā)的吟誦教學行為有時會被校方或教育局教研室所打斷,某些部門還不清楚吟誦的價值,對吟誦教學采取漠然置之的態(tài)度,這對吟誦的傳承和吟誦教學的發(fā)展是極大的阻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