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經濟學數十年,我從未見過有哪位經濟學家否認貨幣的作用。當年讀馬克思的《資本論》,其中關于“貨幣作用”的名言,我至今能背得出原文。馬克思說:在社會資本再生產中,“貨幣表現為發(fā)動整個過程的第一推動力”;并指出,對每一個新開辦的企業(yè)來說,貨幣是“第一推動力和持續(xù)的動力”。
貨幣作為商品的一般等價物,具有“價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貯藏手段、世界貨幣”等五大職能。事實上,在現代市場經濟體制下,一切商品交換皆離不開貨幣,在經濟生活中,貨幣確實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這大概也是西方國家為何遇到每次經濟衰退時,皆要用擴張性貨幣政策刺激經濟的原因。
往前追溯。上世紀30年代,西方世界發(fā)生經濟大蕭條。1936年,凱恩斯出版了《就業(yè)、利息和貨幣通論》,他所開出的藥方,是國家干預經濟,即用擴張性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投資公共工程,擴大內需。此一主張,一度成為歐美國家的國策,凱恩斯也因此被譽為戰(zhàn)后經濟繁榮之父。然而到了上世紀70年代,西方世界卻普遍陷入了滯脹。于是凱恩斯的理論遭到眾多批評,千夫所指,四面楚歌。
2007年,美國又發(fā)生了次貸危機。面對大規(guī)模失業(yè),奧巴馬政府再次采用凱恩斯的理論,一方面推行赤字預算(發(fā)國債);另一方面實施量化寬松的貨幣政策??蛇z憾的是,奧巴馬執(zhí)政時期美國經濟并無明顯起色;特朗普上臺后,改用供給學派的主張,大刀闊斧地減稅,并將公司所得稅率從35%降至21%,最近幾年,美國經濟才逐步有所恢復。
再看中國,2008年,受美國次貸危機的沖擊,國內不少中小企業(yè)停產歇業(yè),當時有近2000萬農民工提前下崗返鄉(xiāng)。為了穩(wěn)企業(yè)保就業(yè),同年11月,國務院推出了4萬億擴需計劃,重點投資鐵路、公路、機場等基礎設施?,F在回過頭看,4萬億擴需計劃對緩解次貸危機沖擊,效果的確立竿見影,但同時也讓我們進入了漫長的“前期政策消化期”。
從上面的例子可見,貨幣既能推動經濟發(fā)展,但也有負作用,甚至可能闖禍。若站在企業(yè)的角度,這樣講似乎不太好理解。對單個企業(yè)來說,貨幣作為商品的固定等價物,手里的貨幣越多,調動資源的能力就越強,貨幣當然越多越好。也正是從這個意義上,馬克思說貨幣是企業(yè)的第一推動力和持續(xù)動力。
但若從宏觀角度看,貨幣并非多多益善。何以見得?對此需要我們理解“貨幣”與“資本”的區(qū)別。馬克思講得很清楚,資本是不斷增值的價值,其“實物形態(tài)”是各種生產要素(商品);“價值形態(tài)”則表現為一定數量的貨幣。這就是說,貨幣本身并非資本,特別是當金銀貨幣退出流通后,貨幣只是資本的紙制副本。
是的,貨幣與資本不是一回事。若讀者不信,可以去讀《資本論》,你會發(fā)現馬克思說“貨幣是第一推動力”,那里的“貨幣”其實是指“貨幣資本”,而不是指紙幣(錢)。當一國發(fā)行的貨幣等于商品流通所需要的貨幣量時,貨幣是資本。若貨幣超發(fā),不僅不會增加資本,反而會導致貨幣貶值、引發(fā)通脹。
讓我舉個例子解釋。根據貨幣流通公式:流通中所需要的貨幣量=一定時期社會商品價格總額/同名貨幣流通速度。假定商品價格總額為50萬億元,貨幣流通速度5次/年,則流通中所需要的貨幣量為10萬億元。假定央行發(fā)行了12萬億元的貨幣,那么這多發(fā)的2萬億元沒有對應的商品,就只是錢,而不是資本。
讀者看明白沒有?資本是不斷增值的價值,而紙幣發(fā)多了會貶值,所以我們不能將兩者混為一談。我在前面說過,作為經濟第一推動力的貨幣,指的是貨幣資本;而且按照馬克思在《資本論》中的分析,貨幣要發(fā)揮對經濟的推動作用,至少應具備以下三大前提。
前提一:貨幣供求要保持總量平衡。在金銀貨幣流通的前提下,貨幣是推動經濟增長的動力;而當紙幣替代金銀貨幣流通后,若貨幣供給大于需求,必然導致通脹。一旦出現這種情況,則弊大于利,會給經濟帶來不利的后果。
前提二:商品供求要同時保持總量與結構平衡。經濟理論與經濟發(fā)展史皆表明,貨幣是中性的,貨幣調節(jié)屬于總量調節(jié),解決不了結構問題。當供給短缺時,增加貨幣投放只會拉動價格上漲;而當供給過剩時,多發(fā)貨幣也只會火上澆油,加劇生產過剩與結構失衡。
前提三:貨幣資源的分配應由市場起決定作用。有兩個重點:一是要尊重市場“等價交換”規(guī)則,政府不能管價格;二是要放開市場利率。對某些需要扶持的企業(yè),政府可用財政貼息的辦法予以支持,不可用行政手段控制利率。只有讓市場化利率引導資金流動,才能將好鋼用在刀刃上,提高資金的配置效率。
回到中國的現實,我提三點建議:第一,在當前經濟下行壓力較大的背景下,財政政策可靠前發(fā)力,重點減稅,但貨幣政策則應繼續(xù)保持穩(wěn)健,絕不能搞大水漫灌;第二,為了保就業(yè)與民生,應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把擴大內需與結構性改革結合起來,堅持從供給側發(fā)力擴內需;第三,應重視GDP增速,但不必糾結5.5%的速度指標,要保持定力,堅持速度服從質量,把高質量發(fā)展放在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