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順全,中國工程院院士,中鐵大橋勘測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橋梁工程專家。他長期致力于大型橋梁的設計、施工技術研究與管理工作,先后參與建設了武漢天興洲公鐵兩用長江大橋、京滬高速鐵路南京大勝關長江大橋、港珠澳大橋、常泰長江大橋等多座著名大型橋梁。秦順全不斷進行科技創(chuàng)新,實現(xiàn)了大跨度橋梁和跨海大橋的諸多技術突破;擁有多項國際領先、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多次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獎。
世界第一高橋、世界第一長橋、世界最大跨度公鐵兩用斜拉橋、世界最長跨海大橋,一個個“世界第一”不斷刷新著世界橋梁建設紀錄,“中國橋梁”成為又一張閃亮的國家名片。2018年,連接香港、珠海、澳門,全長55公里,世界上最大長度的跨海大橋——港珠澳大橋建成通車,這是世界橋梁史上的一個壯舉。實際上這樣的奇跡每天都在中國發(fā)生,要了解這一奇跡背后的故事,讓我們一起走近中國橋梁。
四種最基本的橋型
橋梁是一種跨越障礙的承重結構,它是由若干構件組成的。對于構件來講,它的受力形態(tài)只有三種:受拉、受壓和受彎。從總體上來講,橋梁構件的受拉能力是最強的,受壓能力次之,受彎能力是最弱的。整個構件的三種受力形態(tài)就會組合成四種最基本的橋型:懸索橋、斜拉橋、拱橋和梁橋。所謂懸索橋,就是通過懸掛于索塔、錨固于兩岸的一根主索,作為主要的承載結構的一種橋梁。主索是受拉的,它的承載能力最高,在所有橋型里懸索橋的跨越能力是最大的。斜拉橋就是用高強度的拉索,將主梁斜向拉于主塔之上的一種橋梁。斜拉橋中,拉索是受拉的,所以它的承載力比較強,但是主梁主要是受壓的,這種拉和壓的組合,就決定了斜拉橋的跨越能力,是小于懸索橋的,但是強于拱橋或梁橋。所以大家會發(fā)現(xiàn),現(xiàn)代大多數(shù)的大跨度橋梁都是采用懸索橋和斜拉橋。
拱橋就是通過一種弧形的結構,將豎向的荷載轉化為拱軸線的一種受壓。由于拱軸線是受壓的,它存在側向穩(wěn)定問題,所以材料強度不能夠充分發(fā)揮,它的跨越能力小于斜拉橋,更小于懸索橋。我們古代勞動人民建成了很多石拱橋,包括河北的趙州橋、蘇州的寶帶橋、北京的盧溝橋和頤和園的玉帶橋。
梁橋以樹干和石板作為承重結構,是最古老的橋型。它是以構件的受彎作為主要的特征,由于構件的受彎能力是最弱的,它的跨越能力是最小的。但是梁橋構造非常簡單,施工也很方便,當我們對跨越能力要求不高的時候一定會選擇梁橋,因為它最經(jīng)濟。世界上絕大多數(shù)的橋梁都是梁式結構,中國現(xiàn)在有實物證據(jù)的最早的成規(guī)模的梁橋要算陜西的咸陽沙河橋。
從跨越能力來講,4種橋型從大到小的順序,應該是懸索橋、斜拉橋、拱橋和梁橋??缍仍酱笠簿鸵馕吨夹g難度越大,我們經(jīng)常用橋梁的跨度來大致衡量建造一座橋梁的技術水平。到現(xiàn)在為止,這4種橋梁的世界紀錄是多少呢?懸索橋2023米,在土耳其;斜拉橋1176米,在中國江蘇;拱橋600米,在中國廣西;梁橋300米,在中國重慶。
中國對世界橋梁的貢獻
中國橋梁的建設歷程是不平凡的,大致分為“建成學會”“自主探索”“學習追趕”“提高奮進”和“創(chuàng)新引領”5個階段。
進入21世紀,以超大跨度斜拉橋、懸索橋、拱橋和大規(guī)??绾9こ探ㄔO為代表,中國橋梁的建設規(guī)模、跨徑和技術難度不斷跨越世界巔峰,攻克了一批關鍵核心技術。不僅促進了新型材料和裝備的研發(fā),也讓中國橋梁工程技術進入世界先進現(xiàn)代橋梁技術的陣營。
中國橋梁的第一個貢獻是三塔方案。以往在長江上建造大橋跨徑并不是很大,但為什么我們現(xiàn)在需要建更大跨度的橋梁?目的是為了在更高水平上兼顧兩岸交通的需求和航運安全這對矛盾。從溝通兩岸的交通來講,長三角、珠三角地區(qū)經(jīng)濟繁榮,過江交通需求量是巨大的。橋梁工程師一直在提高橋梁的跨越能力,但橋梁跨度越大,技術難度越高,造價也就越貴,有沒有更好的選擇?實際上可以用多個連續(xù)的主跨,來覆蓋通航水域,從而減少單孔橋梁的跨度,節(jié)約投資。比如我們在泰州長江大橋和鸚鵡洲長江大橋設計的時候,就充分利用了它們位處長江的W形的河床斷面,在水中水深較淺的區(qū)域設置一座橋塔,用兩個大跨,跨越整個長江的通航水域。既可以很好地滿足通航的需求,又減少了橋梁的跨度。相比常規(guī)的一跨過江方案,利用三塔方案,橋梁的跨度減少一半,主纜的截面、用量也減小一半,相應的錨碇體量也大約減少了一半,工程造價顯著降低。
中國橋梁第二個貢獻是三索面新結構,三索面新結構是為了適應多功能橋梁的建設而提出來的一種結構。所謂多功能橋梁就是一橋搭載多種交通功能,將高速鐵路、城際鐵路、地鐵、輕軌、高速公路、市政道路等多種交通荷載進行合建,用一座橋解決多種交通功能的需求,從而減少橋梁的絕對數(shù)量。把多種交通功能集中在一座橋上面,意味著橋梁承受的荷載更重、橋梁也更寬,由此首創(chuàng)了三索面的斜拉橋結構,就是把橫向的、兩索面的斜拉橋的兩個支點變成橫向的三個支點,從而改變橫向的受力。對于三索面斜拉橋來講,就是要研究空間結構的多種荷載的加載方式和施工的實踐方法。三索面斜拉橋結構提出來以后,首先應用在天興洲長江大橋的建設上,后來大范圍地推廣,為我國經(jīng)濟社會的發(fā)展和世界橋梁技術的進步都作出了貢獻。
第三個貢獻是轉體施工,所謂轉體施工,就是利用岸邊的場地和兩岸的山勢,在方便的地方拼裝,而不是一定要在它最終的位置上來拼裝。1999年在建設廣州丫髻沙大橋的時候,這個橋的跨度是360米。為了實現(xiàn)拱的拼裝,先把兩個半拱在江的兩岸分別拼裝成型,然后第一次豎轉達到橋梁高程的位置,第二次通過平轉達到橋梁的中線位置,整個轉體的重量到了13600噸。
中國對世界大跨度拱橋的第四個貢獻主要體現(xiàn)在整體的預制架設。新中國成立初期,中國梁橋架設的能力大概只有80噸,到目前為止我國高鐵整孔預制的箱梁跨度已經(jīng)到了40米左右,重量也超過了1000噸,所以搬、提、運、架這個裝備是最關鍵的。中國高鐵建設初期,曾經(jīng)進口過少量的國外設備,后來就完全立足于自主的研發(fā),研發(fā)了多種巨無霸,包括450噸的提梁機、900噸的運梁車、900噸的架橋機,這些設備保證了中國高鐵自主的高質量建設。
第五個貢獻是跨海橋建設。我國的海岸線有3.2萬公里,江河的入??诤脱睾5膷u嶼眾多,實際上中國到21世紀才開始規(guī)劃、設計、建設真正的跨海橋。要建設跨海橋,有3個方面的技術挑戰(zhàn):第一個挑戰(zhàn)就是這個橋非常長;第二個挑戰(zhàn)就是氣象復雜,風浪大而且比較頻繁,一年的有效作業(yè)時間,大概只有180天左右;第三個挑戰(zhàn)就是海洋有腐蝕環(huán)境,橋梁的耐久性問題更加突出。常規(guī)的在內陸的江河湖泊上建橋的現(xiàn)場施工作業(yè)的方式,實際上都是不合適的,橋梁必須整體地預制、整孔地架設。在上海東海大橋建設中,這個橋全長是32公里,梁重是2100噸,當時就是以海上沈家灣這么一個島為基地,進行梁體的預制。最后用專用的運架梁起重船“小天鵝號”,進行整體的運輸和架設。
未來無限可期
今天,中國橋梁無論是跨越能力、建橋技術、建橋材料、建設裝備,各個方面都已經(jīng)達到了世界一流的水準,在跨海橋、高速鐵路橋梁、跨越繁忙水域大跨度橋梁建設方面,為世界橋梁技術的發(fā)展作出了中國貢獻。
我國橋梁建設逐步從“中國制造”走向“中國創(chuàng)造”。在國際橋梁建設市場上,中國造的橋梁已經(jīng)接近了全球市場的一半左右份額。
1956年,毛澤東暢游長江,在水上近距離視察了正在建設中的大橋,回到東湖賓館以后就寫下了“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的著名詩句。今天長江上已經(jīng)建成的橋梁超過了160座,根據(jù)國家發(fā)展和改革委員會印發(fā)的《長江干線過江通道布局規(guī)劃(2020—2035年)》,2035年我們需要建成240座左右的過江通道。未來依托“一帶一路”倡議、交通強國等國家戰(zhàn)略,我們要建更多的綠色橋、高效橋和智慧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