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wǎng)站首頁 | 網(wǎng)站地圖

大國新村
首頁 > 理論前沿 > 前沿理論 > 正文

讓英雄文化綻放新的時代光芒

習主席強調(diào):“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一個有前途的國家不能沒有先鋒。”日前,經(jīng)中央軍委批準,增加“獻身國防科技事業(yè)杰出科學家”林俊德、“逐夢海天的強軍先鋒”張超為全軍掛像英模,他們和張思德、董存瑞、黃繼光、邱少云、雷鋒、蘇寧、李向群、楊業(yè)功一起構(gòu)成我軍的10位掛像英模。這10位掛像英模是我們民族的英雄,也是我們國家的先鋒。他們的精神如同璀璨的明星閃耀在中華民族實現(xiàn)中國夢強軍夢的偉大征途上,他們的事跡是我們國家和軍隊一部厚重英雄文化史的縮影。

英雄文化是人民軍隊強軍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英雄精神是人民軍隊強軍文化的鮮明特征。懸掛英模畫像,重溫英模事跡,學習英模精神,就是要讓英雄文化所承載的紅色基因深深融入官兵的血脈中,就是要讓英雄文化培育塑造官兵的英雄人格。人民軍隊英雄輩出,彰顯出我軍英雄文化的強大生命力和影響力。今天,我們要廣泛開展“學英雄光輝事跡、走英雄成長道路”群眾性學習實踐活動,讓英雄文化不斷發(fā)揚光大,綻放時代光芒,成為引導(dǎo)官兵傳承紅色基因,聚力練兵備戰(zhàn),自覺擔當起新時代軍隊使命任務(wù)的偉大力量。

——編者

英雄之光,輝照歷史;英雄文化,激蕩時代。日前,經(jīng)中央軍委批準,增加“獻身國防科技事業(yè)杰出科學家”林俊德、“逐夢海天的強軍先鋒”張超為全軍掛像英模。消息一經(jīng)發(fā)布,全社會反響強烈,林俊德、張超以及其他英模的事跡再次激起了人們對英雄文化的理性思考與傳承自覺。

英雄是國家的脊梁、民族的砥柱和軍隊的刀鋒;英雄文化是凝聚民族情感與國家意志、提振軍心士氣與戰(zhàn)斗精神的重要引擎。沒有英雄的國家和民族是沒有希望的,缺少英雄文化的國度和民族是誕生不了英雄的。

文化是歷史的產(chǎn)物,歷史是文化的展開。我軍是一支英雄輩出、群星燦爛的戰(zhàn)斗集體。91年來,人民軍隊歷經(jīng)戰(zhàn)火硝煙、艱難困苦,一路披荊斬棘、浴血奮戰(zhàn),涌現(xiàn)出了成千上萬的英雄模范人物。他們或在戰(zhàn)場上舍生忘死、奮勇殺敵,或在崗位上兢兢業(yè)業(yè)、甘于奉獻,或在工作中銳意創(chuàng)新、勇攀高峰,或在履職盡責中為祖國和民族擔當重任。他們響亮的名字和不朽的功績,漸漸淬煉為代際傳承的英雄文化,為這支軍隊注入強健的偉力和雄風,成為我軍攻堅克難、制勝克敵的重要基礎(chǔ)。

英雄精神一旦凝聚為文化,就能喚醒更多的勇士、孵化更多的英雄、催生更大的能量。從大的方面說,英雄文化能夠推動整個軍隊甚至整個民族生機勃勃、強健向上;從小的方面說,英雄文化能夠讓迷途的人找到方向,讓怯懦的心變得勇敢。

王克勤,19歲被保長繩捆索綁抓去當了壯丁,目睹了國民黨部隊抗日時期的軟弱、內(nèi)戰(zhàn)在即的倉惶,感覺茫無出路、度日如年。1945年10月,王克勤在邯鄲戰(zhàn)役中被俘,深為人民解放軍的精神風貌和作戰(zhàn)勇敢所觸動,思想認識發(fā)生了極大的轉(zhuǎn)變,主動要求加入解放軍,并成為每仗必立功的戰(zhàn)斗英雄。他在班里首創(chuàng)的“三大互助”活動迅速在全軍得到推廣。王克勤犧牲后,劉伯承垂淚大呼:“蔣介石一個旅也換不來我一個王克勤。”

2009年,完成4年院校培養(yǎng)和海軍航空兵訓(xùn)練基地1年訓(xùn)練后,張超放棄了留校任教的機會,主動申請到“海空衛(wèi)士”王偉生前所在部隊去。報到時,團長邱柏川問他為什么想到這里來,張超堅定地答道:“我就是沖著王偉來的!”英雄的事跡,早就在張超的心里播下了種子,使他毅然從軍并一路追逐王偉的足跡,當了戰(zhàn)斗機飛行員。2012年11月,“航母戰(zhàn)斗機英雄試飛員”戴明盟首次在遼寧艦上成功阻攔著艦,張超就一心想去挑戰(zhàn)那片“世界上最危險”的著陸區(qū)。心慕英雄,胸懷藍天,張超越飛越勇、越飛越好,成為了中國海軍年輕的艦載戰(zhàn)斗機飛行員。英雄文化鑄就的英雄人格,在官兵的生命里具有何等的生命力!

雄風既起,勢不可當。不管面對何種強敵、遭受再多磨難、面臨再多挑戰(zhàn),英雄所走過的歷程、所創(chuàng)造的業(yè)績、所彰昭的精神,都以文化的方式得以傳承與再生,積淀為人民軍隊的文化因子,并得以傳承發(fā)展,激勵著一代代官兵戰(zhàn)勝一個又一個困難、取得一個又一個勝利。

“革命事業(yè)是英雄的事業(yè),人民軍隊是英雄的軍隊。”從喋血戰(zhàn)場、烽火硝煙中走來的英雄方陣,如璀璨明星一樣閃耀在中華民族的歷史天空,也為人民軍隊積淀起一部厚重的英雄文化史。在歲月的洗禮中,英雄文化漸漸地被“編碼”,成為我軍代代相傳的紅色基因、精神形象的亮麗名片,濡染著官兵的英雄品格和精神特質(zhì)。正如毛澤東所言:“這個軍隊具有一往無前的精神,它要壓倒一切敵人,而決不被敵人所屈服。”

從建軍那一天起,我軍就注重在軍隊培育一股英雄之氣。八一南昌起義失敗后,朱德率部在三河壩阻擊敵人,命宣傳人員在臨時指揮所田家宗祠的墻壁上寫下“誓死殺敵”的標語,與敵激戰(zhàn)三晝夜。每一聲喘息都是帶血的吶喊,每一個腳窩印都有燃燒的火種,在命懸一線的時刻,部隊沒有丟掉槍,沒有喪失信仰,多少英勇的將士倒在血泊中,腳尖仍朝著前進的方向。同樣,面對起義失敗,血性十足的賀龍堅定地說:“我心不甘!我要干到底!就讓我回湘西,我要卷土重來!”

船的力量在帆,人的力量在心。勇敢的心必然能喚起強大的力量,英雄的官兵必然能造就強大的軍隊。從兩萬五千里長征,到抗日戰(zhàn)爭勝利;從波瀾壯闊的解放戰(zhàn)爭,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從震驚世界的抗美援朝,到歷次邊境作戰(zhàn)……其中涌現(xiàn)的飛奪瀘定橋二十二勇士、狼牙山五壯士、董存瑞、黃繼光、邱少云等英雄人物,成為我軍歷史版圖上巍峨的精神豐碑和我軍英雄文化鮮亮的精神底色。

在風清日麗的和平年代,我軍同樣也不缺乏“常思奮不顧身,以殉國家之急”的英雄。林俊德,一輩子隱姓埋名,52年堅守羅布泊,參與了中國45次核試驗任務(wù)。他在生命垂危之際,主動放棄手術(shù),不顧醫(yī)生勸阻,仍堅持在電腦前工作。他的這種“死在戈壁灘、埋在青山頭”的奉獻精神,這種“寧愿透支生命、決不拖欠使命”的戰(zhàn)斗精神,不僅感動了全體將士,也感動了人民群眾。

英雄輩出是偉大軍隊的重要標志,英雄文化是培育優(yōu)秀軍人的豐沃土壤。一支軍隊之所以所向披靡,不僅在于擁有讓敵人忌憚的武器裝備,更在于擁有令敵人膽寒的英雄將士。91年來,英雄文化貫穿于人民軍隊發(fā)展歷程,始終是構(gòu)成我軍凝聚力、向心力、戰(zhàn)斗力的強大精神支撐。在英雄文化的熏陶下,我們英雄輩出;我們英雄輩出,又使我軍英雄文化賡續(xù)不斷、經(jīng)久不衰,由此而更加豐實厚重,成為我軍建設(shè)發(fā)展中最具生命力的活性因子。

地維賴以立,天柱賴以尊。英雄文化是提振民族精神、推動社會發(fā)展的堅實依托,是國家和軍隊不可或缺的精神長城。進入新時代,人民軍隊使命如山,同樣需要弘揚英雄文化、鍛造英雄將士。

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精神氣象,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英雄典范。今天,我們應(yīng)當清醒地看到,受各種各樣的社會思潮影響,英雄文化也正在不斷接受沖擊和考驗。一方面,“解構(gòu)英雄”的歷史虛無主義思潮時有抬頭,我們的英雄被別有用心的人一個又一個地抹黑;另一方面,一些青年漸漸地迷失于所謂時尚文化,“小鮮肉”“花樣美男”一度充斥網(wǎng)絡(luò)與熒屏,無形中消解了官兵血性陽剛氣質(zhì)的培養(yǎng)。人無血脈則不存,軍無血脈則不立。我們必須打贏意識形態(tài)斗爭的主動仗,使官兵能夠辨明是非,自覺捍衛(wèi)我們的英雄;必須塑造正確的英雄觀,使官兵能夠懂得怎樣做人、為誰當兵、怎樣打仗,濡養(yǎng)英雄之氣。

高爾基說:“人是文化的創(chuàng)造者,也是文化的宗旨。”我軍的英雄文化凝結(jié)著官兵共同的信仰信念、目標追求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對人的培育塑造是整體的、全面的,其生命力和影響力是持久的、深遠的。10位掛像英模連同我軍歷史上涌現(xiàn)出來的眾多英雄人物,共同組成了人民軍隊弘揚英雄文化、傳承英雄精神的傳世家譜。他們感天動地的英雄事跡、堪為典范的人生追求,如同旗幟標桿,彰顯著革命軍人的崇高精神風范。我們要用好這些生動教材,廣泛開展“學英雄光輝事跡、走英雄成長道路”群眾性學習實踐活動,積極營造崇尚英模、學習英模、爭當英模的濃厚氛圍,用英雄文化灌注生氣、指引成長、滋養(yǎng)人生,引導(dǎo)官兵自覺傳承紅色基因、聚力練兵備戰(zhàn)、實現(xiàn)強軍夢想。

英雄文化是人民軍隊的根基所在、靈魂所系,也是培育“四有”新時代革命軍人的文化精髓和力量之源。沒有英雄夢,何來強軍夢?在實現(xiàn)中國夢強軍夢的征程中,我們要積極賦予新的時代內(nèi)涵,讓英雄文化展現(xiàn)歷久彌新的獨特魅力和價值,綻放更加絢麗壯美的時代光芒,把英雄精神發(fā)揚光大,以英雄的膽識和氣概,去征服前進路上的“婁山關(guān)”“臘子口”,在投身強軍實踐中書寫新的英雄篇章。

[責任編輯:張迪]
標簽: 英雄文化   民族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