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姚光輝
“物必先腐,而后蟲生。”面對無處不在的物質(zhì)誘惑、花樣百出的“圍獵”手段,如何增強抵腐定力,是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的必答題。
增強抵腐定力,當摒棄攀比心理。攀比心理是腐化“發(fā)酵劑”。有的領導干部看到土豪一擲千金,“眩于五色之惑”,覺得自己是“叫花子和龍王爺比寶”,心里不平衡了,失落之余一門心思要圓“發(fā)財夢”,結果毀了前程。江蘇省漣水縣交通局黨委原副書記王文成曾憤憤不平:“我付出比老板多,憑什么他們是富豪我是窮官?”心態(tài)失衡導致防線失守,他先后收受賄賂共計人民幣60.2萬元、購物卡1萬元,被判處有期徒刑十一年。
增強抵腐定力,當摒棄僥幸心理。僥幸心理是腐化“麻醉劑”。許多領導干部“伸手”時,大都存在僥幸心理——有的只收“可靠之人”送的錢,自認為“他的嘴很嚴”“十分安全”,卻忘了“若想人不知,除非己莫為”;有的固執(zhí)地認為“反腐敗是隔墻扔磚頭,不一定能砸到我”,在反腐敗高壓態(tài)勢下依然不收手、不收斂,“不見棺材不掉淚”;有的對自己的“演技”超級自信,一面儉樸示人、標榜廉潔,一面竊喜于“悶聲發(fā)大財”,暗中享受“低調(diào)的奢華”……正是在“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的心存僥幸中,在“一定輪不到我”的自我麻痹里,眾多腐敗分子親手按下了“通往監(jiān)獄”的倒計時按鈕!福建省周寧縣李墩鎮(zhèn)老區(qū)辦原主任蔣景懷,利用職務之便,拿扶貧款放高利貸,結果被判處有期徒刑4年2個月。“我抱著僥幸心理,以為這事神不知鬼不覺,就大著膽子干了……”吞下自釀的苦果后,蔣景懷悔恨地說。
增強抵腐定力,當摒棄補償心理。補償心理是腐化“添加劑”。有的領導干部認為自己為了工作“白加黑”“五加二”,勞苦功高,在物質(zhì)上“找補”一下無可厚非;有的覺得一遇到急難險重的活兒,組織上“點將”總忘不了他,但在提拔時卻“排不上號”,于是滿腹委屈,自暴自棄,開始信奉“人不為己,天誅地滅”,用“收一點”“撈一把”彌補組織對自己的“虧欠”……補償心理成了貪腐行為的“心靈雞湯”,其害無窮。廣東省廣晟資產(chǎn)經(jīng)營有限公司原總經(jīng)理、黨委副書記鐘金松,27歲參加對越自衛(wèi)反擊戰(zhàn),其“落馬”時已是有43年黨齡的老黨員。“自己貢獻大,撈點算啥?”正是變異的補償心理,讓鐘金松沒有倒在槍林彈雨中,卻倒在了糖衣炮彈前。
誘惑常見,“圍獵”常有,對付一次兩次的腐敗襲擾容易,可能否經(jīng)得住一次接一次的輪番攻擊呢?古人云:“為將之道,當先治心。泰山崩于前而色不變,麋鹿興于左而目不瞬,然后可以制利害,可以待敵。”同理,與腐敗這個“大敵”作斗爭,“治心”才能增強抵腐定力。走出不良心理的“迷魂陣”,修得百毒不侵的“心法”,才能煉就“金剛不壞之身”,做到拒腐蝕、永不沾。(姚光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