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大國新村
首頁 > 原創(chuàng)精品 > 成果首發(fā) > 正文

把決策權先關進制度的籠子里(4)

——如何以決策責任終身制推動政府治理現代化

決策責任終身制的突破口和需要解決的難點問題

一些地方政府早已于10多年前就提出決策責任制了,比如,長沙市2004年就提出要實行投資決策責任制。2013年2月27日,長沙市依法行政工作會議召開,會議又提出要建立健全決策問責和糾錯制度,有效避免“有人決策、無人負責”現象的發(fā)生。推動決策責任終身制要從當前決策領域中最薄弱的環(huán)節(jié)抓起,從群眾最關注的環(huán)節(jié)開始,從治理現代化最關鍵的環(huán)節(jié)抓起,把最薄弱的環(huán)節(jié)、最受關注的環(huán)節(jié)和最關鍵的環(huán)節(jié)三者的交叉領域作為推行決策責任終身制的突破口。從諸多決策領域來看,公共投資領域的投資決策責任終身制就是一個很好的突破口,可把推進投資決策責任終身制作為撬動決策責任終身制的制度杠桿。通過推動投資決策責任終身制的落實,明確投資決策在地方債務、環(huán)保污染和社會穩(wěn)定等相關領域的綜合責任問題,可以一攬子緩解和解決一些事關發(fā)展全局的關鍵問題。

首先,投資決策責任制有利于緩解地方債務問題?!度嗣袢請蟆吩恰犊斐稣兛拷桢X只鋪攤子不管還地方政府債多為何“一身輕”》一文,文章認為地方巨額債務的根源之一就在于決策者不必為任何投資決策承擔任何責任,既透支未來又不擔責,所以才“債多了不愁,債多了還一身輕”。其次,投資決策責任制有利于緩解地方環(huán)境污染問題。混亂的投資決策失誤一方面導致地方巨額債務,另一方面帶來環(huán)境污染。投資決策責任制務必要建立起投資決策與環(huán)境污染之間的剛性責任關聯(lián),以投資決策責任制遏制投資決策導致的環(huán)境污染問題。正如習近平總書記2013年5月24日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體學習時指出的,要牢固樹立生態(tài)紅線的觀念,“要建立責任追究制度,對那些不顧生態(tài)環(huán)境盲目決策、造成嚴重后果的人,必須追究其責任,而且應該終身追究”。最后,投資決策責任制有利于緩解地方社會穩(wěn)定問題。投資決策的一個重要表現就是城市拆遷問題,據報道,許多群體性事件都是因為拆遷問題引起的。因此,投資決策責任制要明確投資決策對社會穩(wěn)定影響的責任機制,在投資決策前應該評估該決策對社會穩(wěn)定風險的影響程度,根據影響社會穩(wěn)定的程度來決定是否投資。

決策責任終身制要以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來推動,以推動決策責任終身制在國家層面的立法為抓手,重點解決難點問題強化制度的執(zhí)行力。具體來說,第一,推動決策責任終身制的立法工作,可以先推動國家層面對公共投資決策責任終身制的立法,以國家法律形式確立決策責任終身制,明確決策者的責任;第二,構建黨委主導、多方主體有效參與的多元問責體系,重點發(fā)揮紀委監(jiān)察、人大、司法和社會等主體的問責作用;第三,明確責任主體,有研究認為,目前我國實行的集體負責制導致責任主體不好明確,實際上是集體負責就等于沒有人負責,決策責任應該明確到決策者特別是一把手身上,清晰界定決策者應當承擔責任的邊界,不要再區(qū)分是直接責任、主要領導責任還是重要領導責任;第四,明確決策追責的范圍,既包括違法決策行為又包括不當決策行為;第五,明確衡量決策失誤的標準,行政決策失誤應該從決策執(zhí)行的結果來衡量,只要政策執(zhí)行后損害了公共利益,就屬于公共決策失誤,具體來說,既要看決策的成本收益情況又要看群眾的滿意度,既要看短期的成效又要看長遠的效果,堅持辯證法和系統(tǒng)思維;第六,明確決策追責的啟動機制、追責程序和責任承擔方式;第七,明確對追責主體的救濟渠道,特別建議讓決策者在決策前明確決策責任人和承擔決策責任的具體方式。

決策者要勇于擔當

之所以特別強調領導干部要敢于擔當,是因為決策責任終身制必將導致一部分領導干部由于不敢承擔責任而選擇當老好人,當“好好先生”,當“太平官”。決策責任終身制既是權力制度的創(chuàng)新,又是干部人事制度的創(chuàng)新,既是對權力本身的約束,又是對權力主體的激勵。領導決策從來都是與變化和改革密切聯(lián)系的,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下,領導決策更強調變化和變革,變革和變革總是與不確定性相連,因此,領導決策總是伴隨風險,這需要決策者要勇于擔當風險和責任,這需要決策的勇氣和魄力。

敢于擔當既需要領導干部堅定理想信念又需要增強機遇意識。堅定的理想信念是擔當精神的指引,強烈的機遇意識是擔當精神的載體。堅定的理想信念就是前進的方向,就是為人民服務,就是為老百姓謀取更大的福利,這也是與公共政策的本質特征是一致的。公共政策追求的是公共利益,追求的是公共利益的最大化,實質就是追求實現最廣大群眾的利益。公共利益的最大化意味著公共政策要不斷優(yōu)化,這就要求領導干部切實堅定理想信念,增強進取意識,通過優(yōu)化公共政策推動改革要讓更多的老百姓過上更好的生活,讓更多的老百姓都有人生出彩的機會。增強機遇意識的實質是實事求是,是一切從實際出發(fā),堅持黨性和人民性的統(tǒng)一,堅持原則性和靈活性的統(tǒng)一,堅持領導力和執(zhí)行力的統(tǒng)一。抓住發(fā)展機遇就要把中央的方針、路線和政策與地方的實際情況和群眾地意愿有機地結合起來,既要吃透上情又要吃透下情。吃透上情就要深刻領會中央和上級的施政理念、方針和政策,理解世界和國家發(fā)展的大勢,把握住發(fā)展的方向和戰(zhàn)略,一定要堅定,要毫不動搖。因此,要堅定方向和原則就要求領導干部對上一定要有執(zhí)行力,堅決按照中央和上級的精神實質貫徹執(zhí)行,務必取得人民滿意的實效。吃透下情就要了解本地區(qū)、本部門的實際情況,有什么優(yōu)勢,有什么劣勢,有什么機會,有什么挑戰(zhàn),要注重靈活性,要適應,要學會變化,關鍵在取得人民群眾滿意的實效。

敢于擔當需要領導干部要處理好集體領導和敢于負責的關系。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隨著改革開放不斷深入,面臨的任務愈來愈繁重,情況也愈來愈復雜,光憑領導者個人的知識和能力是不能解決所有問題的。這就要集中大家的智慧,群策群力,搞好工作,也就要求領導干部認真堅持和完善集體領導制度,建立和實行科學的分工負責制,充分發(fā)揮每個班子成員的作用,防止個人說了算。同時,領導干部要有對黨和人民高度負責的精神,在需要決斷的關鍵時刻,要挺身而出,勇于承擔責任,敢于拍板。根本來說,處理好集體領導和敢于負責的關系就是處理好共同進步和個人發(fā)展的關系,領導干部之間要共同發(fā)展,班子成員之間要共同進步,既要萬馬奔騰,也要一馬當先。

上一頁 1 23456下一頁
[責任編輯:鄭韶武]
標簽: 關進   籠子   決策   制度   權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