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岱遠(yuǎn)
對于愛書者而言,淘書的過程是一種莫大的享受。所謂“淘書”并不是簡單地買書。淘書的樂趣在于,像淘米一樣以平和舒緩的心態(tài)從浩如煙海的舊書黃卷堆里遴選出自己得意的珍品,甚至只是那幾片發(fā)黃的殘頁。
淘書者有時是眾里尋他千百度的苦覓,可有時又是并無直接目標(biāo)的邂逅。或欣慰、或驚艷、或惋惜、或悵然,千般情感就產(chǎn)生于手指與微黃紙張那輕輕碰觸之間。
要想在京城里找到老書鋪的影子,那就得從和平門奔南,沿著南新華街路東走上不遠(yuǎn),您就能鉆進(jìn)號稱是京城最長的書店——由一連串書鋪組成的“中國書店”了。這些店鋪門臉兒都不太大,說不上華貴,可也并不寒磣,帶著那么點兒舊皇城的老氣派。別看這溜兒店鋪進(jìn)深不深,而且寬寬窄窄,可您沿著那一眼望不到頭的書架子往前走,足可以走上一兩里地遠(yuǎn),一直走到琉璃廠口的海王村,這簡直就是一條書籍的長廊。
我上中學(xué)的三十一中離此不遠(yuǎn),那時候最大的樂趣就是下學(xué)之后到這兒來逛書店、淘舊書,欣賞那些木頭書架子上各個時代的諸多版本,享受那靜靜的書香雅韻。從黃昏到傍晚,直到書店關(guān)門上板兒,才依依不舍地坐上公交車回家。
“淘書”之樂
對于愛書者而言,淘書的過程是一種莫大的享受,其間體味到的那種不期而遇的快感簡直讓人上癮,而提供了這種獨特享受的古舊書店自然也就成了書迷的精神憩園。記得有一回我在書架子上偶然翻到了一本講解《詩經(jīng)》的舊書,把生澀的文字講得無比通俗,讀得我如醉如癡、愛不釋手,看了看價錢,咬咬牙決定買下來??梢幻祪海l(fā)現(xiàn)竟然沒帶那么些錢。怎么辦?靈機一動,把它卷起來偷偷塞在大書柜的角落縫隙后面。過了兩天,帶夠了錢特意再來買,伸手一掏,那本書安靜地躲在那兒……直到今天,它還藏在我的書柜里。
很多人以為中國書店是家百十來年的老字號,不僅因為這淳雅的名號,更因為一走進(jìn)中國書店就仿佛穿越回古代的書肆,整個人也一下子舒緩下來,不由得慢條斯理翻弄起那些夾著紙簽的藍(lán)布函套??扇粽撜媪苏f,中國書店的歷史并不太久,正式掛牌不過是上世紀(jì)50年代的事。然而,它又的確與老北京的古舊書行一脈相承,并把這一行當(dāng)獨有的經(jīng)營文化像化石一樣保存下來。因為,中國書店實際上正是老北京幾乎所有古舊書鋪公私合營的產(chǎn)物。
老書鋪
歷史上京城并沒有綜合性的大書店,有的只是兩三間門臉兒的小書鋪,而且數(shù)量也不太多,連書攤兒都算上,全市也就百十來家。能雇上兩三個伙計的書肆算是大戶,更多的是根本沒有伙計的連家鋪子——前面一間房擺上兩架子舊書,再擺上一桌二椅供顧客歇腳,一掀門簾子,后面就是他們家了。別看數(shù)量少、店面小,可整個書業(yè)在京城的生意場上那是數(shù)得著的行當(dāng)。一來是因為這些書鋪都扎堆兒在京城最繁華的商業(yè)區(qū),像東安市場、隆福寺、西單。更重要的是,小書鋪的顧客卻常常是社會上的大人物,要么是有頭有臉的文化名流,要么是宦游回歸的顯貴達(dá)官。這一特色已然傳承了幾百年,特別是南新華街到琉璃廠一帶的老書鋪,那得說是連接著京城的久遠(yuǎn)文脈。
明代的書肆原本都在內(nèi)城。到了清代旗民分城而居,內(nèi)城住的是尚武好玩兒的八旗子弟,舞文弄墨的漢族文人大多住在宣南,專門接待各地舉子的會館也在這附近。漸漸地,琉璃廠一帶形成了京城最大的文化市場,字畫店、南紙店、刻字鋪、古玩行等等一應(yīng)俱全,而其中數(shù)量最多的就要數(shù)一家家大大小小的書肆了。
對于讀書人,逛書鋪是一樁充滿情調(diào)的雅事,這家走走,那家串串,一天下來絕不會煩。因為這幾十家店的藏書風(fēng)格不盡相同,有的偏重音韻、訓(xùn)詁;有的專收金石拓片;還有的是從外省購進(jìn)的珂羅版典籍。盡管大多數(shù)老書鋪并沒有氣派的門面,也缺少奢華的擺設(shè),卻都充盈著濃濃的文化氣息。
書友與文人
這路買賣的獨到之處,表面上是對作為衣食父母的讀書人的尊重,骨子里卻是對學(xué)問的景仰之情。書鋪的伙計別看并沒有太深的學(xué)問,但他們可以做到顧客來上一兩趟就知道您是研究哪路學(xué)問的,您可能需要些什么書。等到您再來的時候,他已經(jīng)把您喜歡的書和想找的書全都預(yù)備好了,有時甚至比您想得還要全。因為他們背熟了張之洞的《書目問答》,再加上十幾年在書堆里的歷練,對于各種版本乃至行款特征已經(jīng)了然于心了。讀書人對這么用心的伙計自然也多了幾分敬重,所以并不喊他們伙計或店員,而是親切地稱為“書友”。
書友與文人之間因書而結(jié)緣,最終發(fā)展成為幾十年交情的故事比比皆是,這也就讓古舊書行一直延續(xù)了送書上門的傳統(tǒng)。當(dāng)他們搜羅到一套某位學(xué)者感興趣的善本時,會趕緊用包袱皮一裹送到人家府上。
這種充滿著書香的人情味兒一直保持到我上中學(xué)時候的中國書店,那時幾位老師傅依然會蹬著自行車從琉璃廠跑到西郊的高校去送書,然后帶著書單回來為他的教授朋友四處尋書。其實,也沒誰要求老師傅們這么干,只不過是這幾十年來“為書找人,為人找書”已然成了他們的生活習(xí)慣。
說到找書那可是件有意思的事兒。等著送貨上門的坐收要算是最基本的方式,看似簡單,也還就真等來過明版古書。走街串巷是這一行的傳統(tǒng),直到上世紀(jì)80年代,收購員還能一年中兩百多天在各地搜羅淘換散失于民間的古籍。從廢品收購站、郊區(qū)的灶膛前,甚至從造紙廠的化漿池邊搶救下珍貴版本的例子不在少數(shù)。
有意思的是,老書鋪改造成中國書店之后,那一間間小書鋪子的格局被打通串聯(lián)起來,形成了一個堪稱是京城最長的書店,足有公交車一站地那么遠(yuǎn)。那條擺滿了各種書籍的長廊曾經(jīng)令多少讀書人流連忘返!直到上個世紀(jì)末,徜徉于此淘書依然是北京書迷的一大樂事,這個習(xí)慣感染過我,直到今天。
而今,愛好古舊書的人盡管沒那么多了,但那一縷悠遠(yuǎn)的書香依然縈繞著離高樓大廈咫尺之遙的那一排小書店。在那兒,依然有一群愛書的老師傅們傳承著我們民族智慧古老的牌記,默默地守望著那塊讀書人心目中的圣地。
(作者為作家、文化學(xué)者、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