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歐陽雪梅 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教授,中國社會科學院當代中國研究所文化史研究室主任、研究員
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沒有先進文化的積極引領,沒有民族精神力量的不斷增強,沒有中華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中國式的現代化是集物質富裕和精神富有于一體的現代化,是社會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協調發(fā)展的現代化。這就需要我們在吸取既往經驗的基礎上,以高度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覺,更好地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使文化擔負起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奪取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勝利。
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引領中國文化的前進方向
馬克思主義是人類思想史上最重要的科學認識成果,是在批判地繼承德國古典哲學、英國政治經濟學和法國空想社會主義等諸多人類優(yōu)秀成果的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主要由哲學、政治經濟學、科學社會主義三大部分構成。馬克思主義既是科學的世界觀,也是科學的方法論,既是人們觀察世界、分析問題的有力思想武器,也是致力于改變世界,指引人民推動社會進步、創(chuàng)造美好生活的科學理論。最初,馬克思主義學說只是被當作一種西方的救國思潮譯介到中國。為救亡圖存,一批先進的知識分子,從俄國十月革命的勝利中看到了馬克思主義的偉大力量,看到了中華民族的前途和希望,從而自覺接受馬克思主義,積極傳播馬克思主義,促進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工人運動結合,創(chuàng)立了中國共產黨。自此以后,馬克思主義成為中國無產階級和廣大人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指引中國思想文化發(fā)展、社會不斷前進。一百年來,中國共產黨高舉馬克思主義思想旗幟,立足中國具體實際,不斷回應時代的呼喚,及時總結黨和人民在實踐創(chuàng)造中的新經驗、新認識,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理論創(chuàng)新,形成了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體現中國作風與中國氣派的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fā)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有力地回答了中國發(fā)展和現實提出的、干部群眾關心的重大思想理論問題,鞏固全體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凝聚奮斗力量。
黨的早期組織一經成立,中國共產黨的創(chuàng)始者便推動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進程;中國共產黨成立后,通過演講、口號、標語、圖畫、刊物、紀念集會以及開辦勞動補習學校、工人農民夜校、農民運動講習所等,把馬克思主義轉化為廣大人民群眾能夠并樂于接受的形態(tài),通俗地向大眾傳播馬克思主義真理,讓工農群眾接受馬克思主義思想的洗禮。中國共產黨的理論創(chuàng)新每前進一步,理論武裝就跟進一步,不斷開展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習教育,使之在黨內形成共識、得以普及,轉化為國家意識形態(tài)和人民大眾信念、行動意志,形成強大的群眾實踐力量。
正是在馬克思主義的指導下,“在‘五四’以后,中國產生了完全嶄新的文化生力軍,這就是中國共產黨人所領導的共產主義的文化思想,即共產主義的宇宙觀和社會革命論。”“這個文化生力軍,就以新的裝束和新的武器,聯合一切可能的同盟軍,擺開了自己的陣勢,向著帝國主義文化和封建主義文化展開了英勇的進攻。”在馬克思主義偉大旗幟和科學真理的指導下,中國人民取得革命、建設、改革事業(yè)的偉大勝利,在實現民族獨立、國家富強、民族振興的輝煌進程中,創(chuàng)造了感天動地的革命文化、昂揚奮進的先進文化。
具有科學性和真理性、人民性和實踐性、開放性和時代性的中國化馬克思主義,不僅是我們黨和國家的指導思想,也保障了中國文化的先進性。在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的過程中,堅持馬克思主義就是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用黨的最新理論武裝全黨、教育人民,從而為共同的理想信念、價值理念、道德觀念打下思想基礎。
依據中國國情及發(fā)展需要,制定文化發(fā)展戰(zhàn)略,實現文化發(fā)展使命
中國共產黨始終把文化建設置于黨和人民事業(yè)發(fā)展戰(zhàn)略的高度來謀劃。在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的革命斗爭中,中國共產黨有文武兩個戰(zhàn)線。我們要戰(zhàn)勝強大的敵人,“首先要依靠手里拿槍的軍隊。但是僅僅有這種軍隊是不夠的,我們還要有文化的軍隊,這是團結自己、戰(zhàn)勝敵人必不可少的一支軍隊”。文化是“團結人民、教育人民、打擊敵人、消滅敵人的有力的武器,幫助人民同心同德地和敵人作斗爭。”“我們共產黨人,多年以來,不但為中國的政治革命和經濟革命而奮斗,而且為中國的文化革命而奮斗”。因此,“建立中華民族的新文化,這就是我們在文化領域中的目的”。即建設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義文化。
新中國成立之初,我們面對的是一個千瘡百孔的“爛攤子”,黨和政府的任務是“領導全國人民克服一切困難,進行大規(guī)模的經濟建設和文化建設,掃除舊中國所留下來的貧困和愚昧,逐步地改善人民的物質生活和提高人民的文化生活。”1954年9月,毛澤東同志在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致開幕詞時宣布:準備在幾個五年計劃之內,將我國“建設成為一個工業(yè)化的具有高度現代文化程度的偉大的國家”。改革開放后,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實行對外開放政策,大量西方思潮涌入國內,社會的世俗化和功利化傾向日益明顯,個人主義大行其道,甚至漠視集體、社會、國家的極端行為也不鮮見。因此,中共中央提出“要在建設高度物質文明的同時,提高全民族的教育科學文化水平和健康水平,樹立崇高的革命理想和革命道德風尚,發(fā)展高尚的豐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設高度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鄧小平同志強調,“不加強精神文明的建設,物質文明的建設也要受破壞,走彎路”。黨的十二屆六中全會和十四屆六中全會,均以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為專門議題并形成了決議。
20世紀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蘇東劇變,社會主義風云激蕩,國內各種資產階級自由化思潮泛濫并出現政治風波,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強調“對所處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要有統(tǒng)一認識和準確把握”,精神文明建設以立為主。1991年,江澤民同志提出要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文化”。1997年,黨的十五大把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文化作為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綱領的重要組成部分,強調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在全社會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是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根本”。2000年,江澤民同志提出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把“始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作為黨的先進性要求之一。
21世紀初,中國進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發(fā)展新階段,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逐漸增加,國際上綜合國力競爭日趨激烈,各種文化思潮相互激蕩。黨的十六大提出文化建設要“牢牢把握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積極發(fā)展文化事業(yè)和文化產業(yè)”,將經營性文化產業(yè)和公益性文化事業(yè)分離。中華文化“走出去”成為這一時期國家文化軟實力建設的重要內容。2011年10月,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專題研究文化問題,通過《關于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fā)展大繁榮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戰(zhàn)略目標。
2010年,中國躍升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在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文化多樣化、社會信息化深入發(fā)展的時代,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及時研判世界文明走向、文化交流交鋒的新特點、文化與經濟社會及科技關系的新動態(tài)、意識形態(tài)與文化價值觀競爭的新格局,將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列為“五位一體”總體布局的有機組成部分,并根據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突出文化在實現民族復興偉大事業(yè)和建設美好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關鍵作用,提出要“堅定文化自信,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的任務。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統(tǒng)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zhàn)略布局,文化是重要內容;推動高質量發(fā)展,文化是重要支點;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文化是重要因素;戰(zhàn)勝前進道路上各種風險挑戰(zhàn),文化是重要力量源泉”。文化發(fā)展的戰(zhàn)略目標依次推進,推動了中華文化的繁榮發(fā)展。
文化建設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根本立場
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的立黨宗旨。堅持人民性是中國共產黨領導文化建設的根本遵循,確立和堅持文化發(fā)展為了人民,文化發(fā)展依靠人民,文化發(fā)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文化建設要全面提高人的素質,解決了文化發(fā)展的根本問題,堅持和發(fā)展了馬克思主義文化發(fā)展理念。文學是文化的重要內容,陳獨秀同志提出“建設平易的抒情的國民文學”,毛澤東同志將之表述為“平民文藝”。早期共產黨人開始接觸到并試圖解決文藝與群眾相結合的問題。郭沫若同志提出了革命的文學家應“到兵間去,到民間去,到工廠間去,到革命的漩渦中去”的口號,試圖讓文藝工作者走出象牙塔,覺悟到藝術的偉大使命。中國左翼作家聯盟倡導“普羅大眾文藝”。新民主主義文化理論發(fā)揚光大了左聯文藝大眾化理念,明確新民主主義的文化“應為全民族中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工農勞苦民眾服務,并逐漸成為他們的文化”。1942年5月,毛澤東同志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開宗明義:“我們的文學藝術都是為人民大眾的,首先是為工農兵的。”如何實現文藝為人民大眾?毛澤東同志認為,廣大文藝工作者要有為人民大眾的立場、態(tài)度和工作方式;人民的社會生活實踐是文藝創(chuàng)作的源泉;由人民群眾做文藝作品的評判者;文藝要起到提高人民大眾、凝聚奮斗力量的作用。人民作為文化的主體地位得到了確認,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文化建設在“為人民”的旗幟下開展。
新中國成立后,建立了人民當家做主的制度,“人民既是歷史的創(chuàng)造者、也是歷史的見證者,既是歷史的‘劇中人’、也是歷史的‘劇作者’”。因此,我國文化建設始終以為人民服務為導向,從新中國初期將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生活需要,到改革開放后文化“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再到新時代“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社會主義文化堅持人民的主體性,把滿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為出發(fā)點和落腳點,面向基層、面向群眾,關心人民命運、體察人民愿望、反映人民心聲,在人民偉大創(chuàng)造中汲取營養(yǎng),創(chuàng)作生產更多受群眾歡迎的文化產品,把最好的精神食糧奉獻給人民,提高文化發(fā)展質量,讓文化發(fā)展成果惠及全體人民。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強調,“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日益豐富”,是“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fā)展的主要目標之一。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導向,是把服務群眾同教育引導群眾結合起來,把滿足需求同提高素養(yǎng)結合起來,以促進人的全面發(fā)展為根本目的。革命戰(zhàn)爭年代,工農整體文化素質偏低,中國共產黨領導建設群眾性的革命文化,把識字、娛樂與思想教育結合起來,極大地提高了工農大眾的文化水平與政治素質。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強調精神文明建設的根本任務是“用共同理想動員和團結全國各族人民”,提高整個中華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新時代的文化建設強調,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不斷提高人民的思想覺悟、道德水平、文明素養(yǎng),豐富人民的精神世界,增強人民的精神力量,滿足人民群眾過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培養(yǎng)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文化建設應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核心
“核心價值觀是決定文化性質和方向的最深層次要素,是一個國家的重要穩(wěn)定器。”國家之魂,文以化之,文以鑄之。構建符合時代要求的共同理想、價值觀念和道德規(guī)范始終是中國共產黨領導開展文化建設的核心。革命年代,中國共產黨在血雨腥風中進行艱苦卓絕的斗爭,高揚革命理想主義和革命英雄主義,愛國、奮斗、犧牲等是革命者的主流價值。新中國成立初期,為改變國家貧窮落后的面貌,提倡“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愛護公共財物”為全體國民的公德,表彰勞動模范,謳歌艱苦奮斗、無私奉獻的集體主義和革命英雄主義精神,艱苦創(chuàng)業(yè)、奮發(fā)圖強成為時代的最強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時期,“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chuàng)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社會主義榮辱觀,構成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基本內容”。
黨的十八大提出,要“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導愛國、敬業(yè)、誠信、友善”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從整體上回答了國家發(fā)展目標、社會前進方向、公民行為基本準則等方面的問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既凝結著全體人民共同的價值追求,又蘊含著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價值目標,是當代中國精神的集中體現。同時,以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為號召,力求引導每一個中國人自覺地將個人理想幸福與國家富強、民族復興結合起來,凝聚共識、匯聚力量,實現中國價值觀的重塑。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和踐行,體現到國民教育、精神文明創(chuàng)建、精神文化產品創(chuàng)作生產傳播的全過程,貫穿到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的各領域,使之融入經濟社會發(fā)展和人們生產生活的方方面面,內化為人們的精神追求,外化為人們的自覺行動,夯實全民族全社會休戚與共、團結奮進的思想道德基礎。
在中國共產黨一百年來的非凡奮斗歷程中,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精神廣為弘揚,始終保持了為“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而團結奮斗、改革創(chuàng)新的文化主旋律,把個人理想融入民族復興偉業(yè)的時代楷模、英雄模范不斷涌現,其中,優(yōu)秀中國共產黨人是中華民族最閃亮的精神坐標。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在一百年的非凡奮斗歷程中,一代又一代中國共產黨人頑強拼搏、不懈奮斗,涌現了一大批視死如歸的革命烈士、一大批頑強奮斗的英雄人物、一大批忘我奉獻的先進模范,形成了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遵義會議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紅巖精神、抗美援朝精神、‘兩彈一星’精神、特區(qū)精神、抗洪精神、抗震救災精神、抗疫精神等偉大精神,構筑起了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這些偉大精神是不同歷史時期所形成的,各有其獨特內涵,但又一脈相承,伴隨著中國共產黨百年光輝歷程,共同構成在前進道路上戰(zhàn)勝各種困難和風險、不斷奪取新勝利的強大精神力量和寶貴精神財富,彰顯了初心使命的力量、信仰的力量和團結奮斗的力量,是中國共產黨堅定文化自信的底氣,對于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具有示范作用。
遵循文化發(fā)展規(guī)律,推動文化創(chuàng)新發(fā)展
文化是在積累、傳承中推陳出新。列寧指出,馬克思主義這一革命無產階級的思想體系贏得了世界歷史性的意義,就在于其“吸收和改造了兩千多年來人類思想和文化發(fā)展中一切有價值的東西”;“共產主義是從人類知識的總和中產生出來的,馬克思主義就是這方面的典范”。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堅持“不忘本來、吸收外來、面向未來”,在繼承中轉化、在借鑒中超越是中國共產黨領導文化發(fā)展的基本路徑。“不忘本來”,是文化的變革與發(fā)展要堅守中華民族的主體性,堅守中華文化立場,這事關文化安全、事關民族精神獨立性。
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為中華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傳提供了豐富的精神滋養(yǎng),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最核心的內容已成為中華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中國共產黨從成立之日起,既是中國先進文化的積極引領者和踐行者,又是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忠實傳承者和弘揚者。”從初期的堅持推陳出新、“古為今用,洋為中用”,到21世紀初“全面認識祖國傳統(tǒng)文化,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再到新時代強調深入挖掘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蘊含的核心思想理念、傳統(tǒng)美德、人文精神,推動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實現創(chuàng)造性轉化與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傳承發(fā)展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已經成為國家戰(zhàn)略,致力于推動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傳統(tǒng)優(yōu)秀文化的有機結合。例如,毛澤東同志給傳統(tǒng)文化中的“實事求是”賦予馬克思主義的內涵,創(chuàng)造了實事求是思想路線,并使其成為黨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領導方法。又如,鄧小平同志用“小康”這個富有中國傳統(tǒng)文化意味的概念來表述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思想。中華文明歷來崇尚“以和邦國”“和而不同”“以和為貴”,習近平總書記以此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文化底蘊,為國際社會貢獻了中國智慧與中國方案。
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文化建設是面向世界、吸收各國文明精華的結果。“吸收外來”,就是放眼世界,吸收借鑒國外優(yōu)秀文明成果。毛澤東同志提出要“洋為中用”。他指出:“對于外國文化,排外主義的方針是錯誤的,應當盡量吸收進步的外國文化,以為發(fā)展中國新文化的借鏡;盲目搬用的方針也是錯誤的,應當以中國人民的實際需要為基礎,批判地吸收外國文化。”在《論十大關系》中,他指出:“我們的方針是,一切民族、一切國家的長處都要學,政治、經濟、科學、技術、文學、藝術的一切真正好的東西都要學。”但是,不是套用外國的東西。“學外國織帽子的方法,要織中國的帽子”。鄧小平同志提出把世界一切先進技術、先進成果“作為我們發(fā)展的起點”。他認為,“社會主義要贏得與資本主義相比較的優(yōu)勢,就必須大膽地吸收和借鑒人類社會創(chuàng)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同時,他強調,“屬于文化領域的東西,一定要運用馬克思主義對它們的思想內容和表現方法進行分析、鑒別和批判”。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對國外的理論、概念、話語、方法,要有分析、有鑒別,適用的就拿來用,不適用的就不要生搬硬套”,即“以我為主、洋為中用、辯證取舍”,以此豐富和發(fā)展中華文化,這是我國文化發(fā)展的原則與遵循。
經濟愈自由化、一體化,文化就愈多樣化、特色化。正確認識和處理文化的民族性與世界性的關系,是我們黨開辟中國特色文化發(fā)展道路所積累的寶貴經驗。文化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鑒而豐富。20世紀50年代,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確立后,毛澤東同志提出,“中國應當對于人類有較大的貢獻”。2014年3月,習近平主席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的演講中指出:“中華文明是在中國大地上產生的文明,也是同其他文明不斷交流互鑒而形成的文明。”他提出,要“讓中華文明同世界各國人民創(chuàng)造的豐富多彩的文明一道,為人類提供正確的精神指引和強大的精神動力”。中華文化“多元一體”“和而不同”“美美與共”“天下為公”的理念,能夠支撐起構建人類和平相處、命運休戚與共、互惠共贏的共商共建共享全球治理觀。中國倡導和踐行的平等、互鑒、對話、包容的文明觀,是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價值取向,也是世界各國人民的追求,有利于共克時艱,促進交流互鑒,為人類文明發(fā)展進步注入強勁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