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三十多年來,國內學術界對海外漢學(中國學)的研究已經取得了長足的進步,研究大大深入了。學術界已經充分認識到,中國人文社會科學走向世界,展示自己的學術成果,擴大自己的學術影響力,第一步就是要了解國外中國文化研究(漢學或中國學)的歷史與現狀,唯有如此,才能邁出走向世界的堅實步伐。
●海外中國學與中國近現代的中國學術進展緊密相連
從晚明時開始,中國已經被卷入世界的貿易體系之中,關于中國的知識、文化、歷史、典籍已經開始被這些來華的傳教士、外交官、商人研究。從那時起,中國的知識已經不完全歸中國學者獨有,開始有了另一套講述中國文化和學術的新的敘述,這就是海外中國文化研究(漢學或中國學)。例如,1814年法國已經把中國研究列入其正式的教育系統(tǒng)之中,在西方東方學中開始有了一門新學問——漢學。
更為引起我們注意的是,1905年中國廢除科舉制度,經學解體,中國知識的敘述系統(tǒng)發(fā)生了根本性變化,目前我們這一套人文社會科學體系,基本上都是從西方傳過來的,其中很大一部分是經由蘇聯傳來的。作為后發(fā)性現代化國家,我們自己的知識系統(tǒng)的獨立發(fā)展已經中斷了,而幫助我們建立這套現代學術體系的人中,西方漢學家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在這個意義上,如果我們不了解國外的中國文化研究,就搞不清自己的近代知識系統(tǒng)的形成與變遷。
●重建中國的學術體系必須了解域外中國文化研究
更為重要的在于,今天中國希望走出百年“歐風美雨”對我們的影響,重建中國的學術體系。要做到這一點,我們也必須了解域外中國文化研究。中國學術已經在全球范圍內展開,為了讓中國學術回到世界學術的中心,為了重新建好自己的學術系統(tǒng),我們都必須了解海外的中國文化研究(漢學或中國學)。那么,如何展開海外中國學的研究呢?我認為,以下三點是很重要的。
首先,要了解各國中國學研究的歷史與傳統(tǒng)。每個國家對中國的研究都有自己的歷史和傳統(tǒng)。所以,摸清其歷史和傳統(tǒng)應該是與其對話的基本要求。近些年來中國學術界在這方面已經取得了初步的成果,《國際漢學》《世界漢學》《漢學研究》已經成為重要的學術陣地,“海外中國學書系”“國際漢學研究書系”等多種系列叢書在學術界受到了歡迎。我們對世界各國的中國文化研究傳統(tǒng)有了一個初步的了解。
其次,要注意海外中國文化研究的學術背景和文化背景。西方的中國研究是在西方的學術背景下展開的,他們的基本理論、框架、方法大都是西方的,因此,在把握這些國外的中國研究時要特別注意這一點,切不可以為他們講述的是中國的知識和內容,就按照我們熟悉的理論和方法去理解他們。對待域外的中國文化研究應從跨文化的角度加以分析和研究,這是一個基本的出發(fā)點。
最后,積極與海外中國學展開學術互動,建立學術的自信與自覺。在當前的世界學術話語中,無論人文學術還是社會科學的研究,占主導地位的是西方的學術話語。由于長期以來國內學術界未在國際學術領域展開,中國研究——這個原本屬于我們掌握話語權的研究領域,在國際范圍起主導作用的仍是西方的中國學研究者,這在社會科學研究領域十分明顯。這種狀況近年來有所好轉,但基本格局尚未根本扭轉。因此,我們走向世界的第一步是了解海外的中國文化研究,同時我們所面臨的第一波學術論爭也可能是和西方的漢學家們展開的。在解釋中國文明與文化,在解釋當代中國的發(fā)展上,西方中國學研究領域已經形成了一整套的理論和方法,這些理論和方法中有些對我們很有啟發(fā),值得我們深思,有些則明顯是有問題的,這就需要我們和他們展開學術性的討論。所以,在與國外漢學家們打交道時,文化的自信和自覺是一個基本的立場。
●當前,更新我們的學術、推動中國學術走向世界的一個重要任務
當前,世界的重心在向東方轉移,走出 “西方中心主義”是一個大的趨勢,西方文明和中國文明一樣都是地域性的文明,同時都具有普遍性的意義,一切理論都來自西方的看法肯定是有問題的。在中國文化研究上更不應如此。因此,在世界范圍內展開中國文化研究,熟悉國際范圍內的中國文化研究成果,學習漢學家們的寶貴經驗,理解他們在跨文化背景下中國文化研究的特點的同時,糾正一些漢學家在知識論和方法論上的問題,與其展開學術對話。這是更新我們的學術和推動中國學術走向世界的重要任務之一,也是我們面臨的雙重任務;既是全球化時代中國學術走向世界的必由之路,也是中國學術重建的必由之路。
我們應該看到海外中國文化研究是在中西文化交流背景下展開的,從事海外中國文化研究的主體是漢學家,由此,我們在“國際漢學研究書系”再版之際對叢書做了適當的調整:一是中西文化交流史翻譯與研究系列;二是國際漢學經典譯叢;三是漢學家傳記翻譯與研究系列。漢學家是國際中國文化研究的重要力量,系統(tǒng)地展開對重要漢學家研究,系統(tǒng)整理和翻譯重要漢學家的傳記,可以為讀者提供一個海外中國文化研究的更為生動、具象的畫面。
(作者為北京外國語大學比較文明與人文交流高等研究院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