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將召開的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三中全會,將提出綜合改革方案,就全面深化改革進行總體部署。在清華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研究員、國家發(fā)展改革委經濟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導師常修澤看來,新階段改革要有新思維,要有新方略。他期盼包容性改革能成為下一步的戰(zhàn)略選擇。
清華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研究員、國家發(fā)展改革委經濟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導師常修澤曾入選《中國百名經濟學家理論貢獻精要》,主要研究制度創(chuàng)新理論、人本體制理論、廣義產權理論和中國發(fā)展轉型理論。常修澤曾提出“包容性改革論”。日前,中國經濟導報記者帶著這方面話題專程走訪了常修澤。他從經濟、社會、政治、文化、環(huán)境5個方面介紹了其均衡改革思想。對此,常修澤稱之為要學會“在兩個雞蛋上跳舞”。
把“包容性體制”貫穿到改革中
中國經濟導報:社會上很關注您提出的“包容性改革論”和經濟、社會、政治、文化、環(huán)境“五環(huán)改革”戰(zhàn)略,以及您提出的“包容性體制”新概念。那么,如何把“包容性體制”貫穿到“五環(huán)改革”當中?
常修澤:2007年,我在智利和玻利維亞聽到當地有句拉美諺語,“在兩個雞蛋上跳舞”,很有哲理,強調的是辦事要掌握平衡點,這能夠很好地表達我在新階段改革中的“均衡運作”思想。因此,我在寫《包容性改革論》一書時,把它作為中國新階段改革的基本運作方略,主張將其貫穿到改革進程中。
在經濟體制改革方面,就是把握公正化和市場化之間的均衡。實事求是地說,市場經濟有局限性,甚至是有缺陷的。但比較起來,當今世界上還沒有比市場經濟更好的資源配置機制。
國際金融危機爆發(fā)后,國內外有些論者對市場經濟的負面作用看得有些過度,以至于國內出現了批判市場經濟體制、認為市場經濟是中國“萬惡之源”的說法。對此我不敢茍同。
資源配置方式無非有兩種:市場體制與計劃體制。后者在中國已實行多年,其嚴重弊端大家都看到了。中國必須要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不能動搖。
中國還屬于發(fā)展中的社會主義國家。我們現在有“兩個苦于”,既苦于市場經濟不發(fā)達,要繼續(xù)培育它,又苦于發(fā)展過程中出現若干弊端。第一個“苦于”是主要矛盾,但也要注意克服第二個“苦于”的問題。
正是從這個意義上,我說市場化這個“雞蛋”不能踩破,否則,中國必將倒退。當然,第二個“雞蛋”——公正化也不能踩破。
中國經濟導報:那么,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如何體現包容性?
常修澤: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體現包容性,需要從多個方面探索。就產權領域來說,首要問題是打破壟斷。總的思路是放寬市場準入,包容“國有”與“民營”。現在包容度不夠,仍有“彈簧門”、“玻璃門”,這在客觀上把民營資本排斥在外。
比如鐵路,我以火車輪子作分界線——輪子底下包括路網和車站,屬于自然壟斷,應實行國有資本控股;但輪子上面的火車運輸,在我看來不屬于自然壟斷,而屬于競爭性環(huán)節(jié)。既然是競爭性領域,國有資本可以經營,民營資本也可以經營。
不光是鐵路,電力、電信等也有這類問題。所以,要嚴格區(qū)別自然壟斷性A(真正的自然壟斷)和自然壟斷性B(即“假冒的自然壟斷”或過時的自然壟斷)。按照我的“結構性破壟論”,對A可以不破壟(當然也要采取適當方式競爭),但對B要堅決破壟。現在的問題是AB混同,對改革造成了障礙。
中國經濟導報:這是一種怎樣的障礙?
常修澤:就是排斥了民營資本進入。包容體現在哪里?首先要在產權上包容“國有”與“民營”。基于這種認識,我在《包容性改革論》一書中,主張中國未來應實行混合所有制。
中國經濟導報:但現在不是已經實施了混合所有制嗎?
常修澤:現在混合所有制混合的廣度、深度、力度都不夠,或者說包容度不夠。對此,應當實行“兩平一同”,即“平等使用生產要素,公平參與市場競爭,同等受到法律保護”。在產權關系方面的包容,才是經濟體制改革的最大包容。
第一,平等使用生產要素。生產要素是一個綜合性概念,現代經濟中包括五大要素,即資本、土地、勞動力、技術(包括信息)、管理。在資本、土地、勞動力、管理、技術等要素上,目前很難說是公平的。
第二,平等參與市場競爭。一方面,起跑線要一樣,另一方面,跑道也要一樣?,F在的跑道,一個“平平坦坦”,一個“坑坑洼洼”。
第三,同等受到法律保護。國有資產和民營資本都應該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賤賣和侵吞國有資產,顯然是犯了“侵吞國有資產罪”。但是,侵犯私人財產就應逃脫法律嗎?但在現實中,兩者仍有差距。
中產階層需要繼續(xù)擴大
中國經濟導報:那么,在社會領域如何體現“包容性”?
常修澤:它集中體現在4個字上——“社會共生”。如何實現“社會共生”?第一,窮人不能再窮,要遏制貧困,并逐步奔小康。第二,富人不能出走。不能因為政策上的原因而使其出走。第三,中產階層必須擴大?,F在中產階層只占全民的25%~30%,需要繼續(xù)擴大。如果能擴大到60%以上,就比較穩(wěn)定了。
中國經濟導報:您能否結合某項具體政策加以說明?
常修澤:拿社會保障、醫(yī)療保障來說,在中國不發(fā)達的情況下,建立一個可靠的社會保障制度要相應財力支撐,也要從中國實際出發(fā)。如果水平標準過高,那么勢必造成保障成本過度上升,現在要找均衡點。2007年1月,我曾在《人民日報》上發(fā)表文章《逐步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強調要一步步來,只能先實現基本的,并且范圍要適中,標準要適度。
現在還是要擴大覆蓋面,繼續(xù)提高保障水平。但在操作上要注意適度,不要吊人們的胃口。
中國經濟導報:政治體制的“兩個雞蛋”又是什么呢?
常修澤:要尋求最大政治公約數——民族復興,這能把大家凝聚在一起。應當在“革命”和“完善”這“兩個雞蛋”上跳舞。中國的改革是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這就是在“兩個雞蛋”上跳舞——這是深刻革命,必須用極大勇氣去推進;同時又是社會主義制度的完善。但不管怎么變革,“紅線”是不能碰的。
中國經濟導報:文化體制怎么均衡?
常修澤:要實現文明交融和文明融合。發(fā)展中國家的文明(也可以說是東方文明)與發(fā)達國家(也可以說是西方文明)的交融,可視為文明領域的“兩個雞蛋”。
2008年北京奧運會,大街小巷到處都張貼著“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這就叫共同文明。黨的十八大明確提出,“倡導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意識”,這是一個新命題,其中包含著新思維。
生態(tài)文明建設要做產權文章
中國經濟導報:生態(tài)環(huán)境該如何均衡?
常修澤:當代人類的生存發(fā)展包括3個系統(tǒng),一是人類生存發(fā)展的環(huán)境系統(tǒng)(“天”),二是人類生存和發(fā)展的資源系統(tǒng)(“地”),三是人類生存發(fā)展的自身系統(tǒng)(“人”)。
廣在哪里?用我的“廣義產權論”分析,廣在天上、廣在地上,還有廣在人的自身上,如勞動力、技術、管理、產權和環(huán)境人權等。“天人合一”,對天地的敬畏并尊重人的尊嚴,這“兩個雞蛋”都得要。
中國經濟導報:這怎么運用到破解當下環(huán)境保護難題中呢?
常修澤:要建立環(huán)境產權制度和資源產權制度。企業(yè)產權是狹義產權,環(huán)境產權則包括碳排放權?,F代人應該意識到,碳排放是有產權關系的。
中國經濟導報:怎樣理解資源產權?
常修澤:資源產權有5個方面,包括水資源產權、土地資源產權、礦產資源產權、森林資源產權以及海洋資源產權。
例如,海洋產權,所有權是國家的,這很清晰,但海洋的用益物權如何搞活,現在還是一個薄弱環(huán)節(jié)??梢詣澇鲆欢▍^(qū)域,把產權界定好,把使用權轉讓給有需要的地區(qū)、企業(yè)和個人。例如,可以轉讓給西部沒有海洋的地區(qū)。我曾建議建立一個中國的海洋產權交易所,這引起山東省煙臺市委市政府的重視。
需要強調的是,生態(tài)文明建設有4條線。
第一是技術路線,通過發(fā)明或創(chuàng)新裝置,減少污染。第二是結構路線,調整產業(yè)結構,例如把首鋼遷出去,搞文化創(chuàng)意產業(yè)和服務業(yè)。第三是政府調節(jié)路線,包括環(huán)保執(zhí)法、檢查、懲罰,以及改革資源稅、環(huán)境稅。第四是市場路線,用“看不見的手”運作,一是產權,二是價格。價格杠桿大家比較熟悉,但用產權調整,建立碳排放產權,進行碳交易,需要在產權制度上做文章。
前三種路線大家都比較重視,但一到市場這里,往往容易忽略,概念也不清晰。我做經濟理論研究這35年,主要關注3個字:一是“人”——《人本體制論》;二是“產”——《廣義產權論》;三是“轉”——《中國第三波轉型論》,重點就是在經濟、社會、政治、文化、環(huán)境的“五環(huán)改革”中,怎么按包容制度展開。
新階段改革要有新思維,要有新方略。要擺脫傳統(tǒng)思維,要超越慣性運作。我不希望“文明沖突”和“社會博弈”成為新階段中國改革的主流形態(tài),我期盼包容性改革能成為下一步的戰(zhàn)略選擇。